偶尔翻旧报纸,会有别一番感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事过境迁,回眸一望曾经历的旧事,或许会生出浓郁的淡定。若果能如此,应算是一种修为。
今见2009年11月2日《京华时报》上有《方静写歌排解痛苦》一文,大意说,曾因“间谍门”事件久未露面的央视主持人方静再次公开亮相,坦言经历了一场“无妄之灾”,为了排解遭受的巨大伤害,她自己填词创作了一首名为《心之归所》的歌曲。
莫须有的“间谍门”事件给方静带来的是怎样一场噩梦,我不得而知,因为这样的梦魇,遭受者只能是那个具体的生命个体;同时,也只有这个生命自身,能够真正疗救由这梦魇所带来的伤痛。方静说:“这应该是我人生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挫折,我姑且把它叫‘无妄之灾’吧。整个事件,你不知道一切从何而来,因谁而起,如何就发展成满城风雨、不可收拾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所经历的痛苦、困惑、委屈,我想一个局外人是很难体会到的,这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无妄之灾”,这个词用得真好!一个人在他/她的生命过程中,可能会不止一次遭受这样或那样纯属人为的“无妄之灾”,当然,最好是有命运之神的眷顾,以免遭灭顶。人毕竟是脆弱的。
这种制造无妄之灾的“伟力”,是人所独具的,这也正是鲁迅一生所致力于批判的人的根性中的劣。这样的劣之阴毒,常是一个善良的生命所无法想象的。而对一个个体生命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无妄之灾”,当它突然降临时,都会让你觉得,整个世界在这个瞬间都把你抛弃了。这个世界正以充分的理由相信着这个“灾”绝不会是虚妄的。
我想也正因为此,有了方静的这样一层认识——当被问到是否已原谅“间谍门”事件的当事人(某某)时,她说:“作为(某某)对我个人的伤害,我想我是能够去原谅和不去计较的。但我想,作为这样的一种行为,就是说对一个人的名声、名誉和尊严不负责任地肆意践踏这种行为,这种品质本身我想是永远不会原谅的。”
这段话,我也觉得说得真好!这令我想起《真心英雄》里的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经历些挫折、苦难,是对心志的一种磨砺。不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吗?在这点上,心的苦,远比不上“心志”苦来得境界大。经受心志的磨练有助于人变得成熟与坚强。
幸运的是,方静可以用音乐排遣内心的苦闷,她也用心唱出了“心之归所”——“你低声的轻唱,淹没了满城风雨;你用满捧的鲜花,遮挡我满目的炎凉。”
但谈到唱歌,方静说它只是一种怡情,她愿意用唱歌这种方式去表达欢乐和痛苦。但主持是她的事业。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为主持人的职业倾尽了心血和精力。我没有为唱歌痛苦,我没有为唱歌伤神,但做主持人这十几年,我经常为主持、为工作而彻夜难眠,也曾泪流满面。所以这两件事情在我心中的分量是不能够相比的。我愿意把主持作为我一生的事业。”在此,我想把一位老友送我的话转赠方静——“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要工作得太辛苦,衣食住行都要当心,健康第一,平安第一。”
方静的这一人生经历和经验,在它有了社会属性的同时,就不再仅仅属于她自己。像她所经受的这份苦难,看似是她个人的,其实也是群体性的。往深了说,折射的就是人性之劣。只要这样的劣尚存,就还会有其他形式各异的莫须有的“间谍门”事件发生。因此,它也提醒人们,人要善良,但更要坚韧。单纯的善良常常是无力的,只有坚韧才会是强大的。
同一天的《京华时报》还有这样一条消息: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已在医院昏迷了四年。
曾几何时的枭雄,面对随时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中东,已是那么的软弱无力了!
什么事都会成为过去,什么人也终将成为历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