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样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它无疑也是国内博物馆心中的痛。因为我们很多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是要用作福利补贴或馆建补贴的,所以非常看重门票收入。而门票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参观者的多少,观众少,门票自然少;观众多,门票收入就多,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那最便利的做法,就是把博物馆直接与旅游挂钩。由导游带领旅游团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自然就要给导游回扣。同样简单的道理,如果你不给回扣,导游马上就不来了。商业旅游就这样跟我们的博物馆文化形成了比较尖锐的对立。
以我刚刚去过的旅顺博物馆为例。去年以前,博物馆可以给旅行社50%的优惠,观众如织,且常常人满为患,收入也多。门票35元,刨去旅行社的优惠,2006年旅顺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是180万。今年,文化局实行新规定,只能给旅行社30%的优惠。立竿见影,旅行社马上不带客人来了。附近不远有个纪念馆门前依然很热闹,街道两旁停满了旅行社的大巴,不用问,肯定给回扣!再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旅顺博物馆前面的有私人承包的鳄鱼馆,门票60元,却游人如潮。为什么?给旅行社的回扣至少50%。
博物馆文化受到商业旅游的蚕食。那些去看鳄鱼的人严重缺乏博物馆理念和博物馆意识,放着后面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有大量文物保存和展览陈列旅顺博物馆不看,却要花60块钱去看两条鳄鱼。
由此我又想起大连海洋博物馆里有处大水池,里边有只大乌龟,水很浅,龟背露在水面上。水池旁立了块牌子,上面文字的意思说按照中国的传统,谁能把钱投到乌龟的背上,就能交好运。于是,水池旁围满了人,人们都往乌龟的背上投硬币,也有扔纸币的,十块的、一块的、五毛的、一毛的,因为沾了水,乌龟背上贴满了厚厚的人民币。我看了心里很难受,就算是旅游场所,难道一定要这样做么?是否还有故意污损人民币的违法之嫌?
按: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实行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由门票收入所带来的缺口,将有政府财政补贴.这样一来,对于商约旅游来说,是否会带来两种可能性:一.拿不到回扣的导游,以后不会再带游人到博物馆参观。二.冷清的博物馆为招揽人气,只能花钱请导游带来客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