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导入及赏析
(2016-01-04 22:50:12)
标签:
高中语文赏析王羲之兰亭集序 |
分类: 一家之言 |
注:加方框的词句,与主旨密切相关。
【导入举例】
①
②
永和九年(353年),岁在癸丑(牛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今绍兴)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交代时间,地点,事由。东晋永和年间,据说是魏晋清谈最兴盛的时期;修禊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写的也是这种活动。冰心《寄小读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物:有头有脸有才学的都来了,老少爷们儿一大群。】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映衬)左右(有山有水),引(开沟引水)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总述环境;曲水流觞qū
shuǐ
liú
shāng: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祓除不吉利。按:酒杯不可能直接放进“激湍”,看来还得先建一个小型的水利工程?】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活动:喝酒,咏诗。没请乐队,“无丝竹之乱耳”。】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公作美),仰观宇宙之大(浩瀚无垠),俯察品类之盛(万物森罗),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即事抒怀:天地有大美,万物有文理,天籁超越丝竹管弦,达到视听享受的极致。自然才是最美的,回归自然才是真乐。】
夫(发语词)人之相与(交往),俯仰(转瞬)一世(如白驹过隙),或取诸怀抱(畅所欲言),悟言一室之内(挥麈清谈之类);或因寄所托(寄情于诗、酒、山水等),放浪形骸之外(如杜甫“烂醉是生涯”,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
【由写景抒情转入议论,由当前赏景之乐,推及平时常有之乐。按:衔接似不够顺畅。】
虽趣舍万殊(各有所爱),静躁不同(或动或静),当其欣于所遇(一见倾心),暂得于己(深得我心),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乐以忘忧,但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