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次出人命后薛宝钗都这样说,她的心到底有多冷?

(2021-12-05 11:57:50)
标签:

红楼梦

      三次出人命后薛宝钗都这样说,她的心到底有多冷?

关于薛宝钗,用贾琏的男仆兴儿向尤二姐人口汇报时说的话,“竟是雪堆出来的”,可见她有多肤白貌美。

反映在性格上,薛宝钗是够冷,冷静的冷,可是太过冷静了,就令人心寒。

别看她平日“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其实人狠话不多,一旦开口,说出来的话啊,竟比林黛玉的刀子嘴还有杀伤力。

尤其是贾府三次出人命后,薛宝钗的言论,真的是冰寒雪冷,简直没有人性,不像人话。

 

一、金钏儿之死

因为贾宝玉趁大人午睡时,主动撩妹,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打情骂俏,说了些言情剧中的话,少儿不宜。结果被醒来的王夫人逮个正着。王夫人护犊心切,不分青红皂白,认定金钏儿勾引宝玉,品德有问题,必须从重处罚,打骂之后,竟将她直接辞退了。

那个冤啊,“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薛宝钗是在宝玉房里跟袭人唠嗑时听说金钏儿的死讯的,只是觉得奇怪。当时袭人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而宝钗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王夫人正在为自己出手重了而自责垂泪,你看宝钗是怎样安慰她的: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What?这意思还是金钏儿的错,跟王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人都死了,还编派人的不是,有没有是非立场,有没有一点同情心啊!

王夫人听了仍觉过意不去,“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就继续替她开解:“姨娘也不劳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情了。”

果然是四大家族的女儿,以为有钱就能解释一切,连人命也可以用钱来补偿,害死了人,反倒是施舍了。那可是鲜活的一条人命呢,正青春,花一般娇贵,在宝钗看来,不过是几两银子一根的草芥。

尽管宝钗毫不忌讳地贡献了两套衣服来给金钏儿妆裹,俨然是个儿媳妇给婆婆排忧解难了,但她这种毫无人情的说法,还是令人不齿,即使她为此赢得了王夫人的好感与嫁入贾家的机会,也是不光彩的,一生黑。

 

二、尤三姐之死

后来,贾琏偷娶小三尤二姐,并答应给小姨子尤三姐寻一门好亲事。结果又因为缘分,把尤三姐许配给了她的梦中情人柳湘莲。更巧的是,柳湘莲跟宝钗的哥哥薛蟠不打不相识,竟结拜为兄弟。

眼看着就要佳偶天成,皆大欢喜,柳湘莲却因为听说尤三姐人品有问题,还是女方主动追求的,怀疑这门亲事动机不纯,便反悔把尤三姐退货了。没想到尤三姐也是个烈女,可杀不可辱,二话不说,拔剑自刎,以死表清白,令伤心绝念的柳湘莲遁入空门。

正打算替柳湘莲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娶的薛姨妈听到尤三姐自尽的消息后,心甚叹惜,还在猜疑她为什么自刎,湘莲又往哪里去了。

这时宝钗从大观园回家,听了妈妈的话后,并不在意。你看她是怎么向母亲解释“情小妹耻情归地府”这件人命大事的:

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儿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这得心肠有多冷漠的人,才能说出这样寡淡的话来。合着人都要死的,怎么死的,为什么而死都不重要,一切意外都是命中注定,反正死的又不是你家的人——死的可是差点要成为你“嫂子”的人呢!不对,结拜兄弟到底不是亲兄弟,还是外人,所以跟她无关。

果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家那边因为死人了一团乱,宝钗这边还想着哥哥的生意,忙着安排摆桌酒请客酬谢——人命关天的事,也不能耽误她家生意。难怪薛蟠会夸赞她,“倒是妹妹想的周到

是啊,这样将死“置之度外”,见惯不怪,一般女孩子还真做不到。

 

三、林黛玉之死

最终,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自愿还是被迫的,薛宝钗在与林黛玉的直接竞争中胜出,嫁入贾府,与宝玉结婚。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黛玉惨死之时,就是宝钗新婚之夜,人生足够抓马。

然而宝钗并没有完胜,她得到了宝玉的人,却没得到宝心的心——连人都是病人,神志不清,根本不认她,“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叫宝姐姐赶出去了他为什么霸占住在这里

即使和宝钗成亲了,宝玉心心念念的还是黛玉,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死一块,“横竖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如今也不能保,两处两个病人,都要死的死了越发难张罗,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把我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伏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

袭人听了这些话,又急,又笑,又痛。宝钗恰好同着莺儿过来,也听见了但跟他说了一番孝顺成人的大道理,令宝玉想死都死不成,最后还给宝玉一剂猛药,直接将他点醒:

“实告诉你说罢:那两日你不知人事的时候,林妹妹已经亡故了。”

天哪,这话怎么说得出口!黛玉的死,惊天地,泣鬼神,连贾母得知后都吓了一跳,老泪纵横,不敢告诉宝玉,宝钗竟然可以像报道一件别人的日常新闻一样不动声色,毫无情感。

这可是不别人,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与你结为金兰叫过你姐姐的人。说得严重一点,你还是绕过她的尸体进入洞房的,你这样漠然说她的死,良心不会痛么?

果然爱情与婚姻都是自私的。宝钗为此任人诽谤,并不介意,只窥察宝玉心病,暗下针砭。

起初宝钗早知黛玉已死,因贾母等不许众人告诉宝玉知道,恐添病难治,自己却深知宝玉之病实因黛玉而起,失玉次之,故趁势说明,使其一痛决绝,神魂归一,庶可疗治。

所以,宝钗百转千回想出来的一个法子,就是用黛玉的死来治好宝玉的病,这也叫以毒攻毒么?

算你狠!你赢了!

果然,宝玉受到猛击,就像在梦中跌了一跤,醒过来了,渐渐神志清醒。想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玉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又见宝钗举动温柔,就也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后来还与宝钗圆房,并且有了孩子

 

不过,心冷之人,终究不可能有温情的回报——宝钗还是失去了宝玉。

还记得宝玉得病的起因吗?就是那年怡红院门口枯萎多年的海棠莫名其妙地忽然又开花了,贾母只顾组织赏花,宝玉兴奋之中不知怎么就把玉丢了。那可是他的命根子啊,玉在人在,玉亡人亡——马上就病倒,昏迷不醒。

当时一片慌乱,大家分头寻找,心急如焚,甚至还叫邢岫烟到栊翠庵求妙玉扶乩宝钗虽然听见失了玉,心里也甚惊疑,但是因为薛姨妈已应了她和宝玉的亲事,反倒不好问,只得听旁人说去,竟像不与自己相干的。

都什么时候了,还无动于衷。真沉得住气(能装)啊!

后来实在没办法找了,贾府只好出一万两银子悬赏。结果一个癞头和尚把玉送来了,要取赏银。贾府刚被抄,正想办法怎么凑钱,宝玉就要把玉还给他,甚至连人都要跟他一起走。

这可把袭人急坏了,紫鹃也放下怨意,两人一起死命抱住他不放,让他难脱身。这就叫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只见宝钗走上来,到底还是她明决,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宝玉便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重玉不重人哪!你们既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

这一放手,宝玉果然跟和尚道士出家了,宝钗在贾府守活寡——金钗雪里埋,这就是她心冷之人的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