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我在博客混迹多年,阅无数博文,眼睁睁看着一些博友猛然携刚出版的新书显山露水亮出真实身份——原来有这么多的作家呀!恕我眼拙,明摆着的文字,居然没看出来。好在我素以广结善缘为目的,评论也善,并未有放肆不敬之言,否则真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作家面前弄笔头了。
不过,“说话的鱼”的博文,我第一眼看到,就觉非同一般。其文字之熟练、内容之丰富、结构之完整,不像网文,属于真正的文章,一看就是出自作家之手,至少也是文字工作者。跟她的文章相比,我们博客里的文字就显得业余了,形散神更散,简直是无组织无规范无技巧的三无产品!
果然,“说话的鱼”是专栏作家,如今集结出版,就是她的这本新书《与世界无关的江湖》。看“鱼”浮出水面,显了原形真身,才知道她叫“沈小华”。作家取了一个邻家大姐的名字,虽然叫起来亲切熟悉,但我还是更喜欢“说话的鱼”,作家与博友之间,到底还有一层身份的认同。
新书到手时,正好是周五下午,已无心工作,干脆把书打开,一气看了大半。有同事来盖章,问我是谁的书,我扬起封面,傲娇答:“我博友写的!”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能认识作家,就像影迷见到了偶像明星一样,首先虚荣心就得到了满足——可惜没有作家签名。
这本书叫《与世界无关的江湖》,或许对于作者来说,那只是她的江湖,是她内心最深的联结。但对于读者而言,书中写到的工作、生活、文学、电影、戏剧、体育等方方面面,恰好是与世界有关的江湖,热闹奔腾,气象万千,令人大开眼界。这里面既有新闻工作者的敏锐触觉,又有资深媒体人的时势看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行各业,各门各派,她随手一抓,下笔成精华。
虽然书中文章大都与博客有关,显然比博文格局大,眼光高。像我等普通博主还只能就事论事,停留在记叙阶段,她已纵横评论,由点及面,套用一句俗语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可不愿说这是道理,人生本没有道理可讲。举例说,当我的目光还锁定在费德勒身上,而她则亲临现场,关注赛事,报道整个网球运动。因此,我的博文顶多是感兴趣的人会看看,而她的文章总会让你看到感兴趣的地方。
书中关于中外作家的事例(秘闻),俯拾皆是,果真是中文系专业毕业的,才能如此广泛又详实,引用起来妙趣横生,想必她是很喜欢契诃夫的。像我们这种野路子,勉强算是文学爱好者,也就只知道张爱玲、严歌苓、毛姆、三岛由纪夫等少数几个,不过是追星,满足于表面文字。令人吃惊的是,她对《红楼梦》的熟知,信手拈来,那才是内行,让我这个写“红楼笔记”的人手都抖,看来该收手时就收手,免得贻笑大方。
关于书中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言了,看过“说话的鱼”的博客读者应该有所知——说多了,她又要嫌我书评就会大剧透了。但我还是要说,我最喜欢她写跟演艺圈有关的江湖,那些影视作品、娱乐现象、明星绯闻.......原来这位“鱼”记跟我一样超级八卦哈!
不得不承认,作为媒体记者,比起我这个专业影迷,她还是掌握了更多的圈内第一手资料(内幕),当然也得益于她的“超忆症”,人脑如电脑,信息内存大,一清二楚。不过,是电脑,就难免会编辑错误。《云淡风清》这篇文章说董桥对林青霞的描写,“她从不刻意争、钻、撬、谋,一切处置泰然,风度极佳,身为现代女性,却不给人一种服食了安非他命似的拼命的感觉,十分难得,姿态一流,是以稳坐后座......”其实是亦舒写的,这么潇洒的文字,一看就是亦舒的风格。我还记得亦舒的原文标题是《林青霞,真要命》——谁让我是亦舒的资深书迷,更是林青霞的骨灰级粉丝呢?
人以群分,正如《与世界无关的江湖》所说,很多博主,尤其是我,跟作者同属“不会玩的人”,不爱唱歌跳舞,跟人聊天容易冷场,对美食烹饪浮皮潦草应付了事,对信佛喝茶熏香敬而远之,对游山玩水兴趣寥寥,对麻将一窍不通......幸运的是,我们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写文字,“心情不好时,写写就高兴了,及时的梳理表达,情绪的新陈代谢,与生活的和解,和朋友的互动,各种好生态都在里面了,没有稿费也愿意写”——人家是作家,还是有稿费的。
所以,这本书对于喜欢文字的博主,应该是蛮鼓舞人心的,甚至具有开创意义。突然明白,为何那么多博主都梦想将博文集结出书,甚至会自费出版——当然,像“说话的鱼”这种水准,自是有人追着喊着要给她出书,这本《与世界无关的江湖》只是第一本,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不过,我比较爱财,可不愿花几万块钱在家囤积一堆有字的纸,那还不如直接翻阅现钞更有成就感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