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问我,厦门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了,有什么感想。咦,这种小城大事,不是应该采访咱们的市长吗?我只听说,因为小岛无法承受过多的生命之重,几欲沦陷,鼓浪屿早就采取游客实名制,每天限制上岛人数,观光者得提前半个月网上订票才行。现在“申遗”后,名声更上一层楼,估计得提前一个月了吧?否则你只能望洋兴叹,顶多隔岸观望,看个大概,回去好向别人交待。
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我们前台妹纸的姐姐从新疆大西北飞到咱东南沿海,穿过大半个中国,就为了看鼓浪屿。前台妹纸好不容易提前订到了上岛的船票和海底世界的门票,做足功课,准备尽职尽责尽地主之宜周末做地陪,没想到我们领导临时通知她加班。这可咋办?票可是过期作废,再订得等半个多月,假期都过去了。
君命难违,我只好跟她协商,好说歹说,让她姐姐独自上岛随便玩,她的船票和门票由我来出——我只能帮她承担经济损失。
过了一周,我们行政专员又接到同样的接待任务,她的小姑子从东北哈尔滨远道而来,指定要去鼓浪屿玩。她只能订到非周末时间的票,向我请假,长吁短叹,痛不欲生。炎炎夏日,30几度的高温,要在沙滩上陪晒一天,不晒个半死,也会晒成大面积灼伤,至少脱一层皮。
我建议她上岛后直接买海底世界的门票,潜入海底世界避暑。她说就玻璃缸大的一个海底世界,怎么可能玩一天,还得冒泡出来。我又给她出馊主意,那就另辟蹊径,或许可以深入民居,体验人文风情,这样一路蹭人家的冷气。
她叹息道,她是个严重的路痴,东南西北尚分不清,沿海岸线走还行,一旦进入小巷,就是死胡同,穿花度柳,准得迷路。届时她与小姑子谁给谁导游还不知道呢,不得向她老公投诉死啊?
那我就没办法了,只好劳烦你舍命陪小姑子了。万一把你小姑子侍候好了,她一开心,到你公婆前美言几句,让你在家立下头功,说不定你公婆当即就掏出传家宝授予你“中国好媳妇”的勋章,你老公也脸面有光,犒劳你二度蜜月也未可知。所以,这点牺牲还是值得的。
这就是事实。如果不是接待客人,或者谈恋爱,谁没事舟车劳顿去鼓浪屿凑热闹啊,人没被踩死,也都被挤瘦了。反正我只有去中山路逛街在轮渡等车时,才会隔着人山人海往对面看一眼,然后扬长而去。十几年不曾光临了,鼓浪屿应该没有沧海变桑田吧?
其实,我真不知道大家来厦门看啥,有什么好看的。就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载着游客的大巴是车来车往,旌旗烈烈,旅行团就跟打仗似的。我们家附近的旮旯酒店,每天都有十几辆旅游大巴严阵以待,满载而去。貌似酒店还打着红楼的旗号?
自从赖昌星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被破后,神秘的红楼就成为无中生有的一个参观景点。我记得红楼刚对外开放时,参观的人群比故宫门前还多,队伍排过几条街,一直排到我们小区里面,还仅限党员入内,接受反腐教育。我们老板是无党派人士,很想见识一下外墙贴着普通瓷砖的红楼,里面堆金砌玉究竟金碧辉煌到何种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说般别有洞天。他混入党员队伍,结果还是被挡在门外。据说后来他的司机给了看门的保安两千块钱,才获得例外放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腐败是怎样形成的。
繁华落尽,现在的红楼已经返璞归真,红墙也褐色了,看起来比我们小区还普通,只是比公厕稍微高大点。但是前来观瞻的外地游客还是一车一车地络绎不绝,虽然只能在楼外拍照留念,仍把它当名胜奇景。奇怪,世界那么大,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看看?
我们每天走过路过,都是行色匆匆,擦身而过。生活平淡得不带一丝云彩。
有一天下午,睡醒后去麦德龙超市购物,经过立交桥上,放眼远眺,蓝天白云,澄宇一片。连午后的阳光都好像刚被海水洗过又经海风晾干,有一种洁净和清爽,突然感觉天气没那么热——心静自然凉!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家门口,在日常生活中。
所以,那些不断行走的旅人啊,等到风景都看透,最后不过是云淡风清,熟视无睹。
就像我们曾经要死要活的恋爱,我们如今拼死拼活的工作,不都是车窗外的风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