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真的被这个Q萌小正太彻底打败了,只能流着泪看完电影《房间》。百感交集,有一点我想不明白:奥斯卡影后授予片中的母亲布丽·拉尔森无话可说,可谓实至名归,影帝却给了他人,而不是本片5岁的儿子雅各布·特瑞布雷,甚至连提名都没有,难道本届奥斯卡只是为了成全小李的吗?明显是欺负小孩嘛!
这部感天动地却又不失纯真的电影,就是根据爱尔兰女作家艾玛·多诺霍(Emma Donoghue)同名小说改编的《房间》,讲述一个女孩被邻居所骗,囚禁在一间只有10平方的小棚屋里七年沦为性奴——电影却并不讲这个,一开始就是七年之后,她和儿子在房间里的生活,封闭、幽暗,然而母子俩照样可以玩“指哪儿跑哪儿”的欢乐游戏。
或许她也有不吃不喝寻死觅活的拼命挣扎与痛苦,但是儿子的出生,却给了她全部,就算与世隔绝,她也接受。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她竭尽所能为儿子创造一个安全、开心并且充满幻想与神奇的成长空间和世界。不过,随着儿子的逐渐长大,一方面他对外面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他对世界的认知不真实:他不相信一墙之隔存在于同一个世界,他认为天窗外就是另一个星球,他怀疑世界上除了自己和妈妈外,顶多加那个晚间睡觉时才出现的“老尼克”,还有没有别人——电视上的人和事物都不是真的。
于是,母亲下定决心要让儿子逃离这个囚禁他们的房间。她精心策划并且与儿子反复排练,用毛巾捂热儿子制造发高烧的假象,甚至不惜让儿子装死,把他裹在地毯里,这样老尼克才能把他立刻扔出去——温馨提醒,观看这个情节,请准备一包400抽的吸水纸巾。
不得不要给“爱管闲事”的美国人点赞,看到小杰克从毯子里滚出来跳下车,在“人间”立足不稳,又不会说“人”话,就被老尼克抓获,路人果断报警。你在中国试试?老人跌倒了都要思考半天该不该扶,最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还要对美国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就凭小孩语焉不详的几个单词,妈妈,棚屋,阳光,天窗,当即判断这是一起绑架案,并迅速调集警力搜索周边街区,很快将母亲解救出来。这要是打那什么电话,回派出所做笔录翻案底申请搜查令,走完法定程序,估计天都亮了。
可是,逃出房间,窗外果真有晴天?门外当真是春天?如何适应新的世界新的生活,比关在房间里还艰难恐怖。
电影《房间》之所以细腻而震撼,在于它的镜头始终是放低而拉近的,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在那样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导演必须巧妙地构思每一个道具,同时充分调动光影,从不同角度贴身拍摄,在压迫感里让观众置身其中,无法抽离。另一方面,从小孩的视角,以超低镜头和超近焦距拍摄,把一切事物放大,甚至放大到镜头都装不下,造成房间内、外的世界的冲突感和对比性,引人同情,令人揪心。所以,小孩在车斗上透过裹着的毯子第一次看到外面真实的世界,天空特别低,阳光特别刺眼,再加上车的晃动,让一切都显得恐惧而震颤起来。只有到最后一个镜头,母亲带儿子重回那个“房间”,他若有所失地跟椅子、马桶、睡觉的衣橱和唯一透光的天窗一一告别后离开,这时的机位才蓦然升高、拉远,从半空中俯瞰,一切都变小变淡了,归于平常。
《房间》虽然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改编剧本的提名,但在去年多伦多电影节上击败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而被观众票选为“人民选择奖”,可见更加接地气有人气。
影片的成功,有一半归功于扮演母亲的布丽·拉尔森。她毫无化妆的素颜演出,脸色憔悴,特别显老,在外形上就已具备角色的特征。据说,她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将自己孤立起来,片场也不与人说话,从精神上体会角色并完成了心理建设。最终,拉尔森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在狭小的格局里爆发出巨大的张力。89年出生的布丽·拉尔森,首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就击败女王凯特·布兰切特和老戏骨夏洛特·兰普林而获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凭《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而成为史上第一位90后奥斯卡影后的詹尼弗·劳伦斯(当年第二次提名就击败《爱》中的老戏骨艾玛妞·丽娃),很显然,拉尔森的这个母亲角色表演难度更大,毕竟,与之对戏的是一个小孩。然而,正是这个小孩雅各布·特瑞布雷“成熟”的表演,与拉尔森形同母子般的默契,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成就了拉尔森。就像片中,母亲率先适应不了现实而猝然倒下,小杰克毅然剪掉自己长发寄给妈妈,因为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妈妈,她就会很快好起来,回到自己身边。所以,拉尔森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特别强调这个奖项有一半要归功于雅各布·特瑞布雷。
而对于雅各布来讲,更是一时半刻都离不开拉尔森,因为妈妈在身边,他就觉得房间里的二人世界特别大,以致他在外面一直怀念那个房间,等他回去后发现房间忽然缩小了,或许是门打开了缘故。别的童星,基本上是本色或天性出境,千人一面,而雅各布·特瑞布雷却在本片中有着真正表演意义的角色塑造,他可以把房间内外的两个世界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和心理准确地区分和表达出来,从装病、装死到逃离出去,那种恐惧感和不适应性,表演得非常有层次和节奏,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小孩是怎么理解和做到的。如果非要找一个和他一样有表演意义的童星,应该是2012年《南国野兽》中的奎文赞妮·瓦利斯,而她在镜头前的专注力和控制感,使得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提名者。
都是不到十岁的小孩!不过,童星往往长大后就泯然众人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鬼当家》的麦考利·库尔金,事实上,好莱坞出品过很多童星,真正后来有表演成就的,也只有朱迪·福斯特。好在雅各布·特瑞布雷有的是机会,接下来他还有四部戏要拍,而且不是那种爆米花电影,可以进一步锤炼他的演技——迟早有一天,他会获得奥斯卡影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