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读严歌苓的书,一直就像高三学生读功课,废寝忘食。不同的是,我是无眠,高三学生是失眠。失眠是一种病,高三学生的失眠叫“考试综合症”——这年头,什么怪病都流行,SARS、禽流感......还有考试综合症。
考试综合症的典型症状表现在:考试时浑身发冷,以至于五月天穿防寒服参考,在考场高烧、呕吐、满身冷汗,如打摆子或重流感,甚至昏厥在考场。考试综合症的多发期通常在高三,心理素质不好身体抵抗力差的,会提早到高二,最早出现在中考时。考试综合症会导致失眠,最严重的,还会精神失常直接疯了。比如,那个叫石竹的高考落榜学生,只能整天捂着脸羞于见人。
引发考试综合症的病因,不用诊断都知道,亚力山大啊!压力来自哪里?一是学校,校长自以为鼓舞士气,其实是对高三学生训话:“我们省是全国升学率最高的两个省之一,我们学校又是全省升学率最高的十个学校之一,你们一定会像你们的学哥学姐那样,考出好成绩!”二是家长,母亲自以为是激励,实际是威胁你:“考不上你跟老隋的老大一样去摆摊算卦吗?跟老赵家的三子一样开洗脚房吗?要么跟吴金华那一伙去当二流子吗?实话告诉你,他们还有一身混社会的本事,不是什么好本事,可惜你连那点坏本事都没有!”说这话的是邵天一的母亲,社会最底层的母亲,望子成龙心切。
本来高考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想起来就恐怖。他的高三已经过得兵荒马乱了,一天复习十六到十八个钟头,现在被家长一吓,那剩下该好好休息的几个小时都被吓跑了,睡意全无,因此夜夜失眠。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没文化。比如刘畅当老板的母亲,她一见面就唠叨:“你要用功哦!时间不多了哟!争取考到一本哟!”关键是,他几时能看到母亲?连饭菜都是母亲派司机直接从应酬的饭局上打包回来的剩菜剩饭。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能给予他们一点点的关怀与温暖,不啻为雪中送炭。而他们的高三班主任丁佳心老师,给予他们的不只是一点点,而是全部。这位三十六岁的单亲女教师,不见得花容月貌,肯定没有学生们的明星偶像漂亮,但她的耐心细致、体贴周到,完全可以配得上“心灵美”这个最高级别的形容词,以致他和他私底下都叫她“心儿”——真是个可心的人儿!
据说,缓解和抵消高考前的学习以及高考的压力,有两种方式:一是偷情,二是偷窃。偷情和偷窃的恐惧和快感使人产生的精神凝聚力可以抵挡任何压力。然而十七岁的男孩心里,充满着那么多无可命名、似是而非的感情和冲动,他们把这个叫做“爱”!丁老师多么希望他们和她的女儿一样,永远不要长大,跟高考保持距离,让他们永远把高考当成发生在别人世界里的恐怖故事。
然而他们无法避免、不可逆转地长大了,长到了十八岁,就是成年。十八岁准许人做许多事,准许一个人选举自己的领袖,也准许被选择为领袖,允许参加军队,拿起真正的杀戮武器,准许驾驶,准许一个男孩撕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襁褓,成为男人——那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男子汉。总之,十八岁的男子汉杀人放火都由自己承担,不必连累父母和他人,包括班主任丁老师。
于是,在高考前四周,刚过完十八岁生日的第二天,刘畅就杀人了,杀的是同班同学邵天一。他实在不能忍受在恋爱方式和表达上,他刘畅有的,邵天一都能有,只会更多,因为他动不动就写诗。写诗这活动本身就足以征服女性的心,他还动不动就失眠,写诗加失眠,一个忧郁恋人已经勾勒出来,必然成为最强劲的情敌。
而那个他们都爱、也都爱他们的丁老师,必定也无法逃过世俗道德与自己内心的审判,死刑,缓期执行。
严歌苓的最新小说《老师好美》,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高三学生的小说。第一本是高三时读的肖复兴的《早恋》,写得很纯洁,只是后果有点严重,但跟《老师好美》一比,简直就是小儿科。严歌苓将目光首次聚焦中学校园,出手就是寒冰烈火掌,既猛且辣,势大力沉,“讲述校园中隐秘而炽烈的不伦之恋,揭开女性感情朦胧的面纱,描绘情欲背后女性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带你体验女人另类而危险的美”——其实也没这么严重,严歌苓只是又塑造了一个现实中的传奇女性,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中见伟大。
在《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等小说接连被拍成影视作品,并引起巨大争议后,严歌苓扬言要创作“抗拍体”。《老师好美》做到了,这种禁忌题材,至少在中国大陆是没人敢拍的。虽然严歌苓独特的自述方式,以及作为好莱坞编剧的功底,让这本小说充满画面感和节奏感,尤其是以死者灵魂的视角来叙述,具有好莱坞电影《查理的生与死》的魔幻现实感,如果拍成电影,或许可以填补华语电影的一个空白。
不过,我更喜欢严歌苓的文字,引用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话:“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呵,我对脱口秀是多么的着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