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步无尘
独步无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832
  • 关注人气:3,8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剧的秘密:台前舌战的幕后】

(2014-03-23 10:13:23)
标签:

宋丹丹与宋方金之争

芦苇与王全安之争

六六

稿酬

编剧的秘密

娱乐

分类: 读书频道

            【编剧的秘密:台前舌战的幕后】
    常理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可见剧本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要性,相当于灵魂,核心。但实际上呢,我们看电影海报,醒目地标注某某导演的作品,还有领衔主演是谁,而编剧的名字,肉眼看不到,得找显微镜。我们看片头字幕,阵容强大,名字一长串,开场和压轴的不是导演就是演员,编剧不知道出现在中间哪一段。更有甚者,导演、演员和制片人都敢编剧头上动土,对剧本指手划脚,动刀动剪,修改得面目前非。

    是可忍,孰不可忍,近日终于爆发了“二宋之争”。电视剧《美丽的契约》主演宋丹丹接受采访时直言“演戏不是拍剧本”,遭致编剧宋方金炮轰其随意修改剧本调戏角色,随即众多业内编剧加入声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嘴仗。一时之间,唇枪舌战,口水横飞,唾沫四溅,剧组合作演变成不美丽的契约。

    无独有偶,同一周,著名电影编剧芦苇隆重推出自己的《白鹿原》剧本。大家立刻回想起来,2012年王全安执导的电影《白鹿原》上映时,比情色内容还热烈的话题之一,就是芦苇跟王全安的剧本之争。先是芦苇向王全安开炮,指责王全安在剧本送审过程中“狸猫换太子”,用16天写出来的剧本代替了自己七易其稿直径达一尺两寸的原剧本。后来又因王全安的剧本中用了他的24个情节,五分之一的内容,但整个电影的艺术方向与自己相悖,芦苇愤然退出第二编剧的署名,并扬言有一天会出版自己的剧本,以正视听。

    事实上,去年年末,芦苇就先出版了一本《电影编剧的秘密》,内容是以对话的方式讲授编剧的葵花宝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可以说,口无遮拦,把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导演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连与之合作过的陈凯歌、张艺谋都躺着中枪,王全安更是成了反面教材。芦苇似乎还不解气,最后晒出自己的《赤壁》电影剧本作范本,当年吴宇森导演指名要他写,结果又不采用,让他始终憋着一肚子火——看,不用他的剧本,拍出来的电影连马都叫“萌萌”,太搞笑了。

    曾为电影《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写剧本而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芦苇,尚有如此遭遇,更不用说其他混口饭吃的普通编剧了。联想到2007年“美国剧作家公会”要求提高稿酬,与“电影暨电视制作人联盟”谈判破裂,结果爆发了长达三个月的美国编剧大罢工,不仅造成了金球奖颁奖典礼的被迫取消,众多热门美剧的停播,更是让整个美国娱乐业以及周边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2亿美金。看来,编剧问题是世界难题。

    那么,剧本到底能不能改,怎么改,或者怎么不被改?

         【编剧的秘密:台前舌战的幕后】

           演员宋丹丹与编剧宋方金,因电视剧《美丽的契约》剧本改编问题,打起嘴仗。
    宋丹丹说的没错,除非你写的剧本字字珠玑,那是可以一字不改,而且是演员的幸事。关键是,现在的剧本都是关起门来创作,甚至照搬照抄,大同小异。你不让演员改,岂不千人一面?演员又不是木偶,可以任人摆布。再说,现在很多制片人是冲着某位明星大腕投资的,命题作文,就得为演员量身定做剧本,编剧若不想受累,只能让剧本受牺牲。况且,编剧天马行空写出来,交差完事,拍摄现场是否具备条件,演起来是否别扭,拍起来是否有效果,一概不管。不改不行啊,美其名曰“二次创作”,所以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的编剧署名都不只是一个人,导演也有份。

    不过,编剧的心疼肉痛也可以理解。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不管生得再丑,也是怀胎十月的产物,都是自己的亲骨肉,你让他改别人姓,人家当然不愿意,你让他痛下杀手,太不人道了。所以,芦苇的秘诀是,要改可以,拍摄前改,改完后遵照执行,不要我写剧本,你当编剧——导演已经够辛苦了,何必还要兼职?陈凯歌请芦苇为《霸王别姬》写剧本时,芦苇与他约法三章:你一字别动,我来写,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我可以根据你的意思来做。我写出来后,你按场次标出上、中、下,“上”说明你满意,“中”我们切磋,“下”我统统给你改。结果,《霸王别姬》成了芦苇写过的所有剧本中唯一一个完全照剧本拍的电影,最终成为陈凯歌乃至中国电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是编剧的艺术——剧本还要被改,说明编剧的弱势地位,简直是弱爆了。影视行业现在实行的是明星制、制片人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当然要以人家为中心,说话算话,甚至像陈红与陈凯歌、邓婕与张国立这样的夫妻搭档大有人在,一个管钱,一个执导,掌握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生杀大权。正如《美丽的契约》导演余淳所言,除非你(编剧)混到莎士比亚的份上,否则就得接受剧本被改。既然剧本是一剧之本,应该把最大的稿酬份额给编剧,可现实中,一个电影剧本的稿费一般也就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编剧酬劳还不到投资额的零头,连二线明星的片酬都拿不到,更不用说票房分红了——做梦!

    所以,编剧当自强,唯一的出路是自己当制片人,把话语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谁敢动自己的剧本一个字,立马让他走人,另请高明——有钱就是大爷。像于正,历史剧编得再野史,谁敢说一个不字?像琼瑶,言情剧的台词写得再反复再罗嗦再肉麻,演员还是心甘情愿死记硬背照念,且个个感激涕零——谁要想说句人话,立即把你贬回人间。

    可是,制片人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吃喝拉撒,管事容易伤身,管钱容易伤感情。最明智的办法,还是学习六六好榜样,心态放宽。据说,六六单集稿酬目前已超30万,仔细推算一下,每千字两万五,也就是每个字25块,连标点符号都要算钱。当六六编剧的电视剧《宝贝》上映后,人们发现演员中没有她的黄金搭档海青,便猜测她跟传言中的“戏霸”海清之间有什么事,她却大方表示,因为她的稿酬高,所以就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请海青演了。听听,大言无需惭,钱已落袋为安,管它请谁演,怎么拍,那是制片人和导演的事。她才懒得多管闲事,反而专心在微博上公开斗小三,忙得不亦乐乎。

    这才是编剧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