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玉:缘,妙不可言】

(2014-01-19 09:37:48)
标签:

红楼梦

张爱玲

妙玉

才华气质

八卦绯闻

分类: 红楼笔记频道

             【妙玉:缘,妙不可言】
    “我这一辈子早完了。”当《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这样给自己的人生下结论时,张爱玲借用徐太太的话对她说:“这句话,只有有钱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资格说。没钱的人,要完也完不了哇!你就是剃了头发当姑子去,化个缘罢,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

    张爱玲的这句话,也可以说给《红楼梦》中的妙玉听。

    并未经历过什么灭顶灾难,亦没遭受过什么伤心情劫,哪有什么与世不容的绝念?原不过是自小体弱,寄养在庵庙里,算是入了空门,哪能轻易看破万丈红尘?况且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自己文墨极通,模样儿又好,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一般的都天生丽质难自弃,连头发都舍不得剪,带发修行的结果,就是对人世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正如黛玉对宝玉解释的人生:“原是有了我,便有了人;有了人,便有无数的烦恼生出来,恐怖,颠倒,梦想,更有许多缠碍。”然而妙玉的梦想与缠碍却是她师父的临寂遗言:“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只有等花开了才知道。妙玉寄居栊翠庵,官宦小姐,虽然骄傲清高,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然而还是在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地的边上,离不开侯门公府——栊翠庵是贾府独家赞助的吧?不管怎么说,贾母来了,她还得笑脸相迎,投其所好,亲自捧了成窑的茶杯来,换了六安茶,献上老君眉。

    不过,久居佛堂,四壁皆空,倒是让她修成了一身的洁癖,与世隔绝,目无下尘。人家刘姥姥只不过是个俗人,吃了她的一口茶,她就厌之如蛆,说什么“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后又禁不住宝玉的陪笑求情,松口道:“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了你,快拿了去罢。”可见欲洁何曾洁,言空未必空。

    虽然身在空门,随身携带的都是古玩奇珍,跟宝钗和黛玉一斝一qiao(乔+皿)地喝起茶来,杯具都不是凡品俗器,还总结了一条留传至今的喝茶法则:“一杯为品,二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是啊,跟宝钗和黛玉一样的才貌俱佳,花样年华,她为何要望断看穿,目空一切?至少,她比黛玉的家底好,说不定比黛玉还有才气,你看中秋节那个晚上,林黛玉与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斗句,难解难分,还是妙玉提笔一挥而就收了尾,令黛玉不得不叹服她为“诗仙。”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只是,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她一个人寂寂地跪坐在蒲团上,念今生,求来世,为了一颗还未结出来的果,一心一意。木鱼敲打着更漏,一更,两更,日日夜夜;念珠细数着庚辰,一年,两年,岁岁年年——天若有情天亦老,然而她刚到贾门就已十八,纵然是神仙姐姐,也是大了,怎么面对宝玉等人的青春年少?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清冷的墙院内,偏偏万物生长,花木繁盛,连贾母都看出来了,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可她的心事更明显。虽然她手中的拂尘,日日勤拂拭,还是让心事染了尘埃,并且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开成栊翠庵中的红梅,花吐胭脂,香欺兰蕙,中有细枝末节,纵横交错,剪不断,理不乱。偏偏她们还派了宝玉讫来插入瓶中,观赏玩味,吟诗咏叹,“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有谁知道花的心,一颗寂寞的芳心,是多么的苦寒——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看怡红院里群芳开夜宴,妙玉只能以槛外人的身份恭肃遥叩宝玉的芳辰——她还记得他的生日,虽然两人之间隔着好几道门槛。可是跟她一墙之隔的十年邻居邢岫烟,却把她的良苦用心理解成放诞诡僻,甚至说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呵,如果云知道,逃不开纠缠的牢。

    还好宝玉知道,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一切都可以理解。

    只是,宝玉为什么要来讨那一枝红梅?还对人说“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必定是一个欲求一个还拒,一个作偮一个垂首,一个软声一个低语,一个等待一个默许……总之,过程曲折,情节起伏,形同打情骂俏了。从此,妙玉见着宝玉就脸红,而且一红就是三次,简直无法消退,晕染得满脸春色。

    那天妙玉跟惜春在蓼风轩下围棋,宝玉不经意遇着,只是笑问了一句:“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妙玉便忽然把脸一红,也不答言。待宝玉自觉造次,陪笑道:“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们在家的俗人,头一件心是静的。静则灵,灵则慧。”妙玉复又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的红晕起来。后来,宝玉因不知怎么回答妙玉的问题,好像见了生人似的,妙玉立即心上一动,脸上一热,必然也是红的。

    真真不好意思,再也坐不住了,只好从来处来,回来处去。然而回去的路怕是迷住了不认得,须得由宝玉在前面指引。从蓼风轩到潇湘馆,这一程弯弯曲曲,走走停停,兜兜转转,不知有多少话可以说,有多少故事可以发生。果真回到禅房后,妙玉心跳耳热,当晚就走火入魔了。

    外面就谣传:“这样年纪,那里忍得住。况且又是很风流的人品,很乖觉的性灵,以后不知飞在谁手里,便宜谁去呢。”甚至连盗贼都知道:“必是贾府园里的什么栊翠庵里的姑子,不是前年外头说他和他们家什么宝二爷有原故,后来不知怎么又害起相思病来了?”

    瞧,什么朝代什么年头都有流行八卦绯闻,而且,绯闻害死人哪。妙玉因这香艳的八卦绯闻,被人劫财劫色,最后不知是甘受污辱,还是不屈而死,竟不知下落——她尘缘未了,估计也难一了百了,所以应属前者。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难道她在佛前祈求百年,竟是这样一种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