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熔炉》:韩国升级版虐童事件】

(2012-11-18 15:26:46)
标签:

虐童事件

熔炉

最震撼的电影

聋哑学校

人性

分类: 电影频道
                              【《熔炉》:韩国升级版虐童事件】
    近段时间,我国幼儿园频曝虐童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公愤:广东番禺女童被康复老师暴摔导致全身瘫痪;山西太原儿童因做不出算术题被老师狂扇几十个耳光;浙江温岭幼师虐童取乐揪着小孩耳朵拎离地面十几厘米。为人师表者竟是如此人面兽心!再看我们的近邻韩国,学校虐童事件更是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一所以“耶稣”名义、打着“慈爱”旗号的聋哑学校,多年来一直认定身体残障的小孩必定心理残缺,所以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并且利用他们听不见、说不出的弱点,丧尽天良地进行残暴虐待。宿舍教工把女学生的头按在灌满洗衣水的滚筒洗衣机里实施体罚直至其昏厥,老师动不动就把小男生拖到教务室里练拳脚功夫使其鼻青脸肿皮开肉绽,校长在办公室、卫生间对多名幼童猥亵强奸并威胁有谁说出去就杀了她。更严重的,变态男老师在宿舍、浴室对年幼兄弟俩不断施予性暴力,导致8岁的弟弟疼痛难忍,爬上铁轨,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光着脚,趿一双拖鞋,以一个不谙世事的眼神回顾,沉默面对疾速驶来的火车……

这群遭受教职员工欺凌与虐待的聋哑学生,在无声与无言的漫长黑暗中忍耐煎熬,与世隔绝。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位从首尔新来的美术老师,以及他半途中偶然邂逅的维权中心女工作者,以为天要亮了,黑幕揭开就是真相大白。然而,教育局认为学生课后所发生的事应该找市政厅,市政厅认为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事应该找教育局,而警察局更是认为残障人士的手语不能报案,不可相信,私底下却给作案校方提供保全脱身的建议。法庭上,辩护律师专业盘问聋哑受害者要求小孩子清楚回答,质疑他们的所闻所言是混淆视听。法庭外,美术老师的推荐导师恩威并重要求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案犯情人则金钱交易与受害者老弱病残甚至是智障的家属监护人进行谈判和解。最终,道貌岸然的法官为了自己的前途直接被人收买,不顾法庭内外所有残病人士的无声抗议和无言呐喊,从轻发落,量刑8个月还缓期执行,等于是无罪释放,逃过法律制裁。

这部以光州聋哑学校真实事件为蓝本、根据韩国作家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熔炉》,因为鞭挞了社会现实痛处,拷问了人性善恶,审问了司法公正,并且关注了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儿童,成为2011年韩国最震撼的电影,堪称世界影坛现象级的影片。当时,小说原著一经发表,即创下网络点击率纪录,其单行本亦成为畅销书,引起了全社会富有良知的读者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电影为了体现真实性,采取了最为冷静写实的叙事风格、最为简单朴实的镜头语言,不回避,不夸张,直面虐童事件,还原社会丑恶。电影不仅找来了毫无表演经验的普通同龄小孩扮演受害者,真实自然地刻画了聋哑人饱受摧残后的悲凉和饮恨,鲜血淋漓,催人泪下。男主角孔侑更是大胆突破以往形象,收起花样美男的招牌式迷人微笑,以沉郁成熟的角色示人,通过大量的手语和丰富的表情,成功演绎了从怯懦纠结到奋起反击再到绝望无奈的心路历程,恻恸观众,直击民意。

所以,这部电影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其艺术价值。影片上映后,引发全民关注,观者如潮,媒体爆评,舆论热议,使得那桩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儿童虐待犯罪案件重新曝光成为社会热点,韩国警察局不得不重新调查,司法部门重新判罚,甚至,国家为此重新修改相关法律,以起到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这就是“《熔炉》的力量”,正如导演黄东赫所说:“案件虽然已经有了法律上的判决,但社会判决还没有结束,并且远远不可能结束。”

好在,人性本善,而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终究也会完善,残疾人不会永远弱势孤单,在得到社会关注和人们帮助的同时,仍有温暖。或许,失聪者再也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失语者再也无法说出自己的心声,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跟我们正常人一样正常,甚至更加美好,因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感受。正如电影《熔炉》中,那个富有爱心与正义感的美术老师告诉他们的一句话,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残疾教育家海伦·凯勒说的:

“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清,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