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步无尘
独步无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832
  • 关注人气:3,8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有一天,我像张爱玲一样老去】

(2012-07-22 17:25:33)
标签:

张爱玲

老无所依

养老院

退休金

红楼梦

文字

亲人

老友

生活方式

情感

分类: 生活频道

                      【如果有一天,我像张爱玲一样老去】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这是必然的。从我现在的感情生活发展趋势来看,基本上排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即使有老伴,再怎么十指紧扣,相依相伴,也肯定会有一个先撒手——要化蝶也得趁年轻,等老了,连挣扎的勇气和精力都没有,只能成为尘网中风干的蝉、生前的知了——知不知了,鬼知道。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希望像张爱玲一样老去。我是个悲观主义者,都说这种人可以活得长久,至少应该活到张爱玲那样老——75岁,人生刚好!再长,垂垂耄耋,就老不死了,成为社会的负担,被人厌弃;更短,则活得尴尬,还不如英年早逝,霎那芳华,说不定还有人惋惜。生命的长短不等于人生的深浅,但如何度过晚年,决定着由你领衔主演的一生连续剧,将如何结局。

关于张爱玲的晚年,其实我知道的并不多,绝对不会多过关于她去世的一篇简讯:199598日中午1230分,家住洛杉矶的建筑商人林世同接到电话,是张爱玲公寓的伊朗房东打来的,“你是我知道的惟一认识张爱玲的人,所以我打电话给你,我想张爱玲已经去世了。”可见,晚年的张爱玲对人事极其淡薄,宁愿一个人离群索居。如果她不喜欢的人写信给她,或是预感信中会提出什么不值一看的事,她连信封都懒得去拆。对她来说,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想接触她的人都是可有可无的,就是好朋友也几乎不见面,至多通通电话。

真好,不需要观察他人的脸色,不需要听从别人的口气,一个人与文字为伴,枕着书,一觉不醒,溘然而去,不打扰谁,谁也别打扰。

有人会说,你没有张爱玲年轻时的绚丽如朝霞,怎么享受得了老年时的超然如晚云?我承认,我不知道一个中国最有才的小说家,到美国作家村创作营会得到怎样的待遇,起码衣食无忧。我只知道,以我们中国现有的养老金制度,肯定是三餐不继得喝一顿西北风,所以不可能步她后尘,退休后远走他乡。或许,我可以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养老。

我肯定不会去养老院。我自己有房住,何必去跟人挤集体宿舍?一群骨头都可以打鼓的老人家,简直就是生命的活化石,还要彼此考古,互相参观,岂不残忍?关键是,受公司规章制度约束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功成身退,又要受养老院生活管教,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活动范围受限,看一个电视,还得是“夕阳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看也罢,越看越心酸。作息时间有定,早早熄灯睡觉,直挺挺地躺在太平间一样的床上,夜夜挺尸似的——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用如此排练。最要命的是,等你有个一灾半病的,养老院立即将你退货遣返,这种新闻现在就屡见不鲜。

一个人生活了数十个春秋,当孤独已成习惯,应该还能继续坚持。所以,我可不想投靠亲人,再亲的亲人,人家自立门户,你这时拎包入住,就是不速之客,相当于生活入侵,与私闯民宅同罪,别人是可以报警的。你不要老想着过去对人有多好,好处也是有保质期的,过期作废,莫非你还想投资回报,给人一点好处,须得让人感恩一辈子?除非你随身携带一份可观的遗嘱,或许有人会施以接手,予以收容。好吧,即使有人开门笑纳,我说古文,他们说白话,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需要同声传译,多麻烦!届时,我只能不懂装懂,随声附笑,还得笑不露齿,傻呵呵的。如果我不作任何表示,没有参与意识,只怕人家担心我得了老年痴呆,还得想方设法将我往医院送。

识趣的话,我还是自个儿呆着吧,我可不指望亲人会在周末或节假日抽空来探望。我没有那个手艺,可吸引他们前来觅食。就算我是励志爷,在家吃饱了没事干,勤学苦练,大器晚成,从五谷不分到五星大厨。然后一大早准备家宴,万事俱备,只等他们光临——他们来去如风,风卷残云,还得由我自己打扫战场,收拾残局。这是何苦呢?喜欢人多热闹,大可去商业街或露天广场,到处都是人声鼎沸。

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会对合家欢羡慕嫉妒恨,也不会为一个人孤独寂寞冷。我从来不设想儿孙绕膝的场面,如果你不是圣诞老人,手中拿着糖果,谁耐烦围绕你转?待他们尝到甜头,估计已作鸟兽散。我也不去畅想老友相聚的时光——但愿到那个时候,他们还是自由之身,千万别退休后就成了看门老大爷,寸步难行。难得有个放风的机会,跟我地下党似地接头会面,谈起话来,不过是孙子高考落榜,女儿要离婚,儿子又失业了…….唉,我已退出江湖许多年,早不过问尘世中的人事,还要听他念家家都有的那本难念的经,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我还不如找一个礼拜教堂,翻开正版圣经,聆听上帝的声音,保管心平气静。

张爱玲在异国他乡,家徒四壁,只有一张行军床,一个小电视,几包浴室用一次性胶鞋,连洗脸的毛巾都没有,照样生活得安详。我在自己的地盘,为什么不能生活自主,行动自如?我虽然文采比她差十万八千里,但起码我身体比她好。

当然,再也写不出张爱玲那样的文字,思绪如堵,灵感枯竭,生花妙笔也滴不出一滴墨水。更不会有张爱玲那样的《红楼梦魇》——爱太深,容易沉迷,难免做噩梦。所以,我得调整一下阅读《红楼梦》的策略,不看内容,只数文字,一个字一个字数,连标点都不漏过,多数几遍,务必将百万字的巨著精确到个位数,说不定还开发出我小时候就不好的数学才能,那才是我人生最大也是最后的收获。

盘点一生,千金散尽,最后只剩一处房产,如果政府没有强行拆迁的话,也是大限将至,与我共存亡,我也算是死得其“所”。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至少,我老有所寄,终于可以瞑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