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坛熟男”杨坤:过去无所谓,如今真的很在乎】


标签:
杨坤歌坛沙哑派无所谓伤感情歌治愈系 |
分类: 音乐频道 |
还记得2002年吗?一向风和日丽的华语流行乐坛,突然有两股伤感的强大气流从南北方向入侵,一个是来自东南亚的建筑工人阿杜,一个是来自内蒙古的创作歌手杨坤。他们以经过磨砺受过伤的沙哑嗓音成为情歌治愈系——以毒攻毒,受伤的心需要受伤的声音来代言,受伤的情感需要伤感的情歌来安慰。不同的是,阿杜的沙哑是因为天然鸭公嗓,音乐天赋有限,只能嘶吼,吼了几年,慢慢哑了,终于泯然众人矣。而杨坤的沙哑,则是豆沙音,有质感,再加上深厚的专业功底,可以高亢撕裂,穿透时空一切。当年,杨坤厚积薄发,在自己多年创作的50首歌曲中,精挑细选10首集结发行首张专辑《无所谓》,曲风跨越R&B、拉丁、另类、POP、Rock、Soul等多元化音乐领域,简直让人目眩神迷,被誉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新声音。除了那首很拽的主打歌《无所谓》,另一首老老实实、安安静静与陈琳对唱的情歌《两个人的世界》,声音是绝配,令人印象深刻。
从此,作为唱作俱佳的歌手杨坤,就致力于音乐不同风格的探索与尝试,在第二张专辑《那一天》中甚至加入了Bossa Nova,而在《DISCO》这种翻唱经典舞曲中,甚至还出现了歌剧花腔美声。他大量采用的电音与摇滚具有很强的时尚感和现场感,而他的豪放与撕磨的唱腔形成了“杨式伤感情歌”。不过很显然,这样的音乐道路似乎走得格外艰辛,而且效果一般,至少没有达到他本人的预期。或许受到老搭档陈琳自杀事件的影响,杨坤痛苦挣扎,曾一度抑郁,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这位“现场之王”一直在舞台上脚踩烟头、手玩话筒反复唱《无所谓》,一件背心,满脸胡须,曾经沧海难为水,让人怀疑他深陷过去无法自拔。
真是沧桑巨变啊!
这张专辑中所选的歌曲用意很明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脉络分明。《男人要战斗》明显保留了以前的风格,继续采用大量的电吉它和硬摇滚,似有无形的重担背在肩头,每分每秒都要战斗——如果是以前的杨坤,这首歌完全可以作为专辑名称成为主打歌。接下来,《消失一周》、《空房》、《弥补》、《晚安》等一连几首歌,都节奏放慢,甚至罕见地加入了合唱和音,显然是进入了另外一段人生旅途,有时间去谈情说爱,并且从分分合合中领悟一些道理。最后,《过站不停》、《真的很在乎》,简直是风清云淡,配乐简单,唱腔舒缓,还有心情去回顾过去做人生阶段性总结。末了,由衷发出感叹:“过站不停/ 那时候我还太年轻/ 只一心寻找莫名的憧憬// 过站不停,努力用一切证明/ 人生啊没有输只有赢。”
原来,当初的一切都因年少轻狂,争强好胜,所以才无所谓,不懂珍惜。
回归真音乐的杨坤,歌声中少了咖啡的苦涩,多了咖啡的醇厚与温暖,而除去配乐的外衣,天然去雕饰,又使他减了狂放不羁,多了温存细腻,平添了成熟与信念,或许能促成他理想实现。最令人欣喜的是作词部分,尤其是催恕所写,简单而深刻,直白而诗意。比如《晚安》中,“夜色阑珊,越热闹越孤单;曲终人散,越安静越不安。”充分说明“爱是最后的晚餐,总会散。”另一首《半滴泪》中写道:“眼泪掉在泥土里,会长出些什么”——简直不像杨坤这样的北方大汉唱出来的,完全应该由江南诗人徐志摩吟念出来的。
就这样一个外表粗放内心细密的熟男歌手,在新人辈出、偶像更多、装嫩卖盟、发嗲扮娘的流行乐坛,居然还能站稳脚跟,并且成为中流砥柱,着实不易。好在,杨坤也开始往影视方面发展,拍摄了《密室之不可靠岸》、《特殊身份》等作品。以他的人生阅历和外表特征,或许又多了一个性格演员也未可知。
《真的很在乎》
作词:崔恕 作曲:杨坤
演唱:杨坤
走过的时光
每一步路途
来不及回顾细细阅读
下一章就催促我上路
夜深人静后常常很想哭
所有的往事都呼之欲出
其实我心中好想倾诉
只是我不擅让心事流露
不停的追逐
却忽略
不停的付出
都不如
我像个观众看自己的演出
随剧情追溯消失的感触
灯火阑珊处
世界在荒芜
回首来时路
错过的
眼泪有多咸
好想说
只剩一个人
就仿佛
最爱我的人
好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