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或男孩】

标签:
那些年初恋这件小事九把刀柯震东青春成长片爱情励志电影追爱文化 |
分类: 电影频道 |
好吧,不管你的青春是有怨的,还是无悔的,现在都可以借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来一起追忆似水流年,花样年华。一向善于炮制青春题材的台湾本土电影,继《海角七号》、《艋舺》后,又推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就成为台湾华语电影史的卖座季军。并且,这股观影热潮就像超强台风席卷香港,旋即超越周星驰的《功夫》,成为香港华语电影史的票房冠军——被称为“网络经典文学制造机”的原著作者、导演兼编剧九把刀,人如其名,长得就像周星驰接班人,更加无厘头、鬼马兼江湖气。
他们追女孩,必定要动用到自行车这个道具。单车少年,追起来轻快好省多方便。一旦得手,就像征服了全世界,正好用脚下坐驾身前或身后地满载而归,在人前或人后扬眉吐气,耀武扬威。
女孩被人追,必然难以克制清高,他们就个个显得幼稚智障脑残加可笑,身无长物,但必定喜欢打篮球,在尾追堵截中,突破上篮得分,便是出类拔萃。女生立即改变立场,从观众自愿晋升为他的拉拉队成员,只为他喝彩为他尖叫。若他还会几样花招,必定让她拜倒在他的运动背心短裤下,汗臭当酷。
他们却叛逆当道,一旦钟情起来,对你父母爱理不理,与老师势不两立。他们不爱学习,一门心思只想讨她的欢喜,引起她的注意。所以,必定会在教室里生点事,在课堂上闹出点动静。只是,以女老师为性幻想对象,比赛手淫,这招未免太刺激,太出格,让人瞠目结舌——不知道女生意下如何?
他们必定会经历分离,唱着“友谊天长地久”的毕业歌,挥手了两个月还没告别,难舍难分。男生肯定会在走铁路时鼓起勇气要求女生不要轻易让他人追到手,因为他还没牵过她的手,即使在笔直的轨道上,两人平行到天涯海角,也是永远。他们曾约定要公平竞争,开始处于同一条起跑线,然后必定有人抢跑,有人走捷径,最终,还是没有犯规的那个人昂首挺胸撞过终点线。奖品就是她的幸福。
呵,那些年,他们曾坐在矮墙上对着天空做白日梦谈理想。“爱心试卷”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容易受伤的必定是那个成绩最好的女生,因为一次发挥失常,折戟考场,结果前功尽弃,只能勉强上师范院校——这对坚持“应试教育”的老师们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她不得不承认,人生就像读书一样往往是徒劳,再努力也是做无用功,但还得照做,这就是成长的烦恼。
那些年,他们在追爱的道路上拐了几个弯转了几个角,终于出现了最富戏剧性的一个场景:他们约好一起参加她的婚礼,新郎却是别人。曲终人散时,他们对新郎提出要吻新娘。新郎很大度,但是有一个条件:你们想要怎么吻新娘,先得怎么吻新郎。但见他一个箭步冲上来,奋不顾身抱着新郎就是一阵排山倒海般的热吻,让新郎毫无招架之功,直接瘫倒在餐桌上,任其狂吻。其他男生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吻新郎——他们的唇终于出卖了他们的心,泄露了初恋的秘密。
呵,那些年,曾经错过大雨,曾经错过爱情,还好,没有错过青春。
值得一提的是,柯震东凭借最节省的衣服成本,第一次献身银幕就摘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与赵又廷、阮经天、彭于晏组成了台湾青春影坛的F4。片中,他除了上学要穿校服外, 在家基本一丝不挂,裸睡,裸吃,裸锻炼,裸学习,甚至裸蹲厕。只可惜他还在发育长身体,若像《翻滚吧,阿信》中彭于晏那样练就一副体操运动员的身材,不知道电影院里会发生多少起眼镜暴裂、鼻孔流血事件。好在,有“清泉王子”胡夏压阵,一曲电影主题歌“那些年”,清新淡雅,足以让热血沸腾的观众冷静下来,清凉一夏。
真不知道,女生看到帅哥可以这样花痴,做梦都想他经过时能回头看一眼,或者突然出现在面前,说一句话,做一件小事。虽然这些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初恋中的女生就需要这种小惊喜,小情绪,以资鼓励,继续痴心妄想下去。
她们也曾研究过专家写的爱情宝典,如何赢得他的心,可屡试屡败,事与愿违;她们也曾听从她人的馊主意,改头换面,却屡败屡试,不伦不类。终于,她无师自通悟出个道理,决定另辟蹊径。要想跟他接近,就必须向他看齐,外貌不足智慧补,身家不够学识凑。她参加学校社团,报名戏剧表演,学彩妆,苦读书,并且接受仪仗队的挑战,最终走上时装设计之路,最主要的,如愿以偿,捕获了他的爱心。
如果说《那些年》是青春成长片,那么,《初恋这件小事》就是爱情励志电影——以她那种姿色尚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别人何愁不能有更大的成就呢?
只是,《初恋这件小事》跟《那些年》相比,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简单得像一张草稿纸,明暗格打好,只需依葫芦画瓢,填上一些人与事。不过,《初恋这件小事》的男主角,却比柯震东大有看头。这位因《暹逻之恋》一炮走红的超级帅哥,简直就是阳光“萌”主,泰国影坛百年一遇的名优特产,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他是每个母亲的理想,每个女生的梦想;他是每个观众崇拜的偶像,每个男生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他就是马里奥·毛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