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谢了春红,又见青霞】

标签:
林青霞窗里窗外戏梦人生姜文徐克琼瑶女郎美女作家青衣复出娱乐 |
分类: 读书频道 |
南方人物周刊,开宗明义,标题就把林青霞定位为大青衣。很早之前的一段时间,就有导演拍戏,欲觅女主角,不禁感叹:“如今找不到林青霞这种大青衣了。”因为现在的女演员,只不过是摄影棚内跑龙套的,走完过场就不是角,亦无色。再也没有一个人像林青霞那样,钻石般耀眼还引人注目,让人目不转睛,眼不斜视。
然而看着看着,但见她,甩一甩如水的青衫衣袖,一个华丽的转身,便悄然隐退幕后,任人在外面千呼万唤,锣鼓喧天。林花谢了春红,空留一地的缤纷落英,如舞台上的彩纸飞屑,让人怀念。
其实,舞台一直为她空留着,任何的风吹帘动,都足以让华灯再上,目光重聚,虽然所有的等待最后都是空。直到十八年后,十八年后还是一个玉女。只不过,她不是出现在舞台上,没有叫好和叫座的喧闹。她登上的是更广阔更稳重更有文化与历史的讲台——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的讲台,所有的掌声,都是伸开手臂的延伸,热烈欢迎林青霞。
当她从舞台的侧面走出来,她手上挥着的不再是水袖,而是云彩——拨云见日,我们又看到那个轻盈、飘逸、高贵、仪态优雅、气质如兰……所有美丽的形容词都形容不尽的林青霞,连唇角的笑都还在微翘着,声音依旧是《美少年之恋》中的旁白,不用现身,仍富有表情,饱含着戏。尤其当她侧过脸,那份剪影,山是眉端聚,水是眼波横,山水之间,仿佛青春倒映,时光凝固,而美丽永驻。很久以前,她定义了美丽,很久以后,她又把美丽做成了标本,封存起来,不管岁月如何侵蚀,绝不氧化褪色。
听着姜文、徐克两个大男人一口一个“青霞”的声声唤,心里竟然有些怨。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这么清且俊的名字,是要用香茶漱了口才能念的。
林青霞携新作复出,全新角色演绎完美人生。用她自序中的话来讲,“戏是我的文章,摄影机是我的笔,导演是我的脑子。我的写作过程中不过是换一种形式演戏罢了。”美不是她的错,错的是导演们滥用了她的美,以至于演了一百个角色,都是丽人。值得庆幸的是,她终于可以不用演男人的梦中情人或者女人的假想男人,林青霞终于可以本色出演林青霞。
书名《窗里窗外》,完全取决于作者写作与读者阅读的角度,比如徐克看到的是“窗里人间事”,而姜文看到的则是“窗外林上春”。最主要的是,那重重窗帘终于打开,梦想的光照进现实的屋里,豁然开朗,满室生辉。
一生之中,能够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地梳理自己的前半生真好,哪怕只是点滴,也是精华。回忆如明镜,然而隔着长长的梳妆台往回看,再大的轰动都已淡定,所以下笔从容,去芜存精,删繁就简,宽阔的字里行间,容得下时光流淌,目光徜徉。看得出来,她采取了最随意却又最安全的散文体,无论是“戏”、“亲”、“友”,还是“趣”、“缘”、“悟”,没有结构限制,无需时空逻辑,就连明星自传体中最不可或缺的爱情元素,都可以忽略跳过。要不然,她跟女儿们一起看唯美爱情文艺片时,该如何向她们解说身边那个英俊儒雅的秦叔叔?
不管怎么说,那些少女情怀已告一段落,银幕传奇也翻过了一页。嫁入豪门,相夫育女,再到文字修行,她的人生另起一行,生活又开始了新的篇章——《倾城之恋》里说,到处都是传奇,但不见得都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忽然想到那些同样曾经风靡一时的“琼瑶女郎”,归亚蕾只能露着青筋演祖祖辈辈,刘雪华还在流着泪痛苦挣扎,林凤娇只是成功(龙)背后的女人,而甄珍、吕秀菱、陈德蓉,或许登寻人启事可以觅得芳踪。至于萧蔷、赵薇、林心如、李晟等等一长串排名不分先后的后来者,她们从来就不是以美貌与气质著称,即使有,也是现代美容科技流水线上的产物,还需时间考验。玉女“掌门人”琼瑶阿姨最有发言权了,“至今,我没有遇到过第二个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所以,每次有人访问我,问我用了那么多女演员,最喜欢的是谁?我都会很诚实地回答:‘林青霞!她是我心中永远的青霞。’”
海明威说,当一个人什么都不会干的时候就成了作家。对于林青霞而言,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用干的时候才成为作家。
人生如戏,人生如梦,关于林青霞的戏梦人生,尽在《窗里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