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天使——奥黛丽•赫本】

标签:
奥丽丽·赫本天使在人间罗马假日蒂凡尼早餐纪梵希时尚完美女性 |
分类: 读书频道 |
我必须坦白承认,我这一生只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林青霞,一个是奥黛丽·赫本——林青霞最喜爱的明星。原因很简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奥黛丽·赫本,就是美的化身,美的定义和标准,甚至是美的全部。
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概是奥黛丽·赫本去世前几年,美国某机构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份问卷调查,让他们写下自己认为最美的女人的特征。收集后用电脑技术把这些特征画出来,这个美女居然与奥黛丽·赫本惊人的相像,尤其是额宽、眉眼距离,完全与她一样。可见,奥黛丽·赫本的美是举世公认的,而且,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
是的,还没有一个明星像奥黛丽·赫本一样,生前被人模仿,去世后仍被人引经据典。她的第一部电影《罗马假日》公映后,一夜之间,大批云鬓翻卷、长发飘飘的女性走进美发店剪短成“赫本头”;几乎有一半的年轻女孩不再把内衣填得满满的,也不再蹒跚地踩着像钻孔锥子般细的高跟鞋走路;每个女人都恨不得体重少十磅,减肥热由此兴起,风靡至今。而她在《蒂凡尼早餐》中的行头,让成千上万的女性穿起合身黑色晚礼服,让她们一窝蜂地戴上三串式假珍珠项链、无袖洋装以及超大镜框太阳眼镜,甚至连她在片中演唱的主题曲《月亮河》也流传至今。那个时候,每本杂志的编辑或服装助理几乎每分钟都会提到奥黛丽的名字,都觉得自己的作品“很奥黛丽”。即使现在,奥黛丽·赫本仍经常出现在时尚美容、女性魅力的图书杂志上——至少在封面。
就连我这个一本正经上班的人,在做商务礼仪培训时,都会搬出奥黛丽·赫本在《窈窕淑女》中的演出作为开场白:一个流浪街头的卖花女,经过严格训练后,成为上流社会仪态万方的贵妇,其前后照片与影像的对比,简直判若两人。在讲到着装礼仪时,我会兴之所至,顺便说起时装,内容就是奥黛丽·赫本在电影《龙凤配》中的“三件套”:格伦科夫套装、白色晚礼服以及著名的“莎宾娜露肩洋装”。人靠衣装,而衣服,也因为人而有生命。
没错,天使在人间,仍是超凡脱俗,不食烟火。作为好莱坞传奇世界里最知名最闪亮的超级巨星,奥黛丽·赫本一直是传记作者的梦想,同时又是他们的噩梦,因为简单、低调又没有绯闻的她从来不愿写自己的故事,任人游说利诱,坚持不出自传。连著名的出版经纪人艾文·拉纳最后一次努力,给她开出了300万美元的天价版税收入,她也不为所动,依然心平气静。直到奥黛丽·赫本去世四年之后,一个叫肖恩·赫本·费雷的年轻人,用一根平实的笔触以及很多张私藏的照片,完成了这本《天使在人间》。看作者名字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传记,而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情回忆与记述。
可是有谁知道,取得如此辉煌成功,带给人那么多快乐和美丽的奥黛丽·赫本,竟有一种忧伤伴随她一生,也影响她一生。二次大战给她幼年留下的身心创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没有食物,缺乏营养,她把全部梦想寄托在芭蕾舞上,然而错过了训练的最佳年龄,使得她永远不可能成为芭蕾舞演员。好在上帝为她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她打开了一扇窗,让她成为电影演员。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袄,她还没来得及扑到父亲的怀里贴上他的心温暖两个人,她的父亲就不辞而别,而且,一别就是20年。原来这位能说13种语言的父亲,却有着严重的情感交流障碍,竟不能与女儿好好沟通。这使得奥黛丽·赫本始终处于情感的饥渴状态,对男人没有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她的两段婚姻。
好在,奥黛丽·赫本坚信:爱可以疗伤,让生命变得更美好。所以她告诫她的儿子:“爱是一种行动。爱不仅仅是坐下来谈话,从来都不是。我们生下来就具备了爱的能力,但是我们还必须去锻炼它,就像我们锻炼其他的肌肉一样。”她这样说,也这样身体力行。这不仅仅体现在她对两个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照上,更体现在她对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的实际关爱上。奥黛丽·赫本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可不像别的明星只是在某些公开场合露露脸,说几句话,呼吁一下,而是全职担任,全情投入,深入实地,与那些孩子交流接触。她的足迹遍及非洲大地,每次回来,都为所见所闻感到痛心疾首,愁闷郁结,最后忧虑致癌。她对世界和平始终怀有一种天真的向往,甚至把家安置在瑞士的“和平之邸”,她说:“我们经常研究战争,甚至在大学里还有专门教授战争知识的学科,如果也有一个地方可以教我们如何去创造和平,保持和平,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所教授和平的大学。”所幸的是,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对世界贫困儿童的贡献卓有成效,就像银幕上取得的成就一样,值得骄傲。“她只往国会议员面前一站,说了自己的看法,然后美国政府就追加了6000万美元的援助。”而她与孩子们建立的“奥黛丽·赫本纪念基金”,正致力于最需要基础设施的非洲五个国家的教育计划。
奥黛丽·赫本做到了——用爱去对待世界,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对她的爱。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而她生命中的朋友罗伯特只能惋惜道:“多好的一个人啊!”为她的一生做了总结与注解。从此,天堂里又多了一个天使。
“奥黛丽·赫本有着大而深邃的眼睛,深色的仿佛东方人的眉毛。她的五官不仅漂亮,而且更能够显示出她的个性:她的鼻梁和长度相比显得有些窄,圆形的鼻头配上两个鸭嘴兽般的鼻孔,她的嘴巴有些宽,下嘴唇中间的凹隙显得有些明显,这使她不符合古典美的审美规范,她的下巴虽然精致美丽,但是和她略显夸张的宽大下颚骨并不相配。从整体效果来看,她的脸似乎有些太过棱角分明了,但是在她独特的气质下,所有的缺点都荡然无存了。她就像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等下的人物画,各种各样夸张的扭曲不仅仅是使画面变得更有趣,也从整体上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形象……从她散发出来的这些迷人特性来看,将奥黛丽视作我们这个时代完美女性的代表,实在是实至名归。”
魅力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可爱的双眼,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苗条的身材,要肯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
美丽的秀发,因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优雅的姿态,来源与知识同行。
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而并非向他人抱怨。
请记得,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从现在起善用你的双手。
随着岁月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
你的“美好的流金岁月”还在你的前方,希望你能拥有!
(注:这首诗是教师、作家和著名的幽默演员萨姆·莱文特在他的孙女出生时写的,奥黛丽·赫本读到后很喜欢,并给这首诗命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