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从丑小鸭变成《黑天鹅》】

标签:
电影《黑天鹅》芭蕾舞天鹅湖娜塔丽·波特曼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娱乐 |
分类: 电影频道 |
一段最残酷的美丽舞步,一首最伤感的优美乐曲,一部最无情的人性电影。
关于芭蕾舞剧,最经典最知名的,当属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天鹅湖》,它的故事来自一则美丽的童话:一位公主被恶魔施了魔咒,变为一只白天鹅,只有王子的爱才能让她还原人形。当王子正要向白天鹅表白爱时,却被恶魔的女儿黑天鹅引诱。最后,王子拔剑与恶魔勇斗,爱情战胜了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多么完美的喜剧收场!
然而,年轻“鬼才”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把《天鹅湖》从舞台搬上银幕,白天鹅改编为《黑天鹅》:王子被黑天鹅引诱后最终没有说出爱,为了实现身体的自由与精神的解脱,白天鹅只能选择坠崖而死——童话变成了现实,当然惊悚而残酷。现实是,一人必须分饰白天鹅与黑天鹅两角,梦想当女主角演天鹅的芭蕾舞演员Nina,即要顶住不甘退出舞台的老“白天鹅”Beth的逼问,又要面对欲望强烈的嫩“黑天鹅”Lily的竞争。芭蕾是青春的舞蹈,时不待我,只能浑身解数各出奇招,在男舞剧导演面前,Nina用的是艺术手法,而Beth与Lily直接用了肢体动作——谁不是在为艺术“献身”?导演认为纯洁高雅的Nina是白天鹅的当然人选,但他更需要邪恶致命的黑天鹅,而她总是被美丽束缚,身体放不开,形象不具诱惑性。因此,导演不时有意无意借她做示范,并且给她布置课外作业——性的体验。为了实现梦想,Nina不得不豁出去了,从来足不出户只与粉红玩具为伴的她,去夜总会喝酒嗑药找男人,甚至在家里自慰。于是,不顾一切的Nina深陷在角色里无法自拔,几乎走火入魔,经常产生超自然的幻觉,比如看到自己身上长出黑色的羽毛,演出前用碎玻璃将竞争对手Lily捅死——结果被捅的是她自己,她却忘我地浑然不觉,成功演完最后一幕后,在如雷的掌声中,倒地而死,完成了“天鹅的绝唱”。
《黑天鹅》最大的成功,是没有走其他舞蹈电影的老路,比如像经典老片《红菱艳》那样,单纯地表现舞蹈演员的台上风光台下辛酸,以及那经过演练般假戏真做的爱情。导演将纯洁的天鹅与复杂的人性揉合一起,将舞台与现实联结一块,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全片大量的灰暗灯光布景,充分渲染了阴郁叵测的气氛,而多组的跟拍晃动近镜头,更加突现角色的不安与紧张情绪,把观众带到一个诡异的环节中,让人身临其境。当然,优美的芭蕾舞表演以及熟悉的经典乐曲,同样让人大饱眼福口福,自然深受观众喜欢。怪不得这样一部普通制作的电影,敢与《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络》等热门大片争风抢镜,在金球奖、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更是分庭抗礼,并且均有斩获。
当然,收获最大的是女主角娜塔丽·波特曼。这位很早以前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扮演小姑娘的80后女星,一直都演一些小角色,即使在《星战前传》系列中演女王,也没有什么地位与统治力,不过是科幻武士的陪衬。但是在《黑天鹅》中,娜塔丽·波特曼几乎一个人撑起了整部电影,相当于唱独角戏。这可以从公映的电影海报中看出来,整个画面只有她一个人,其他角色都到哪里去了?——被她高大而丰满的形象挤出了画面,要不然就在她的光茫掩盖,找不到影子。据说,娜塔丽·波特曼为了培养芭蕾舞演员天鹅一般的形体、气质以及舞艺,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每天练习5个小时,最后在全片一共139个舞蹈镜头中,80%都是由她本人亲自完成(而不是舞替),包括片首一个85秒的超长舞蹈镜头。结果,应了一句中国古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娜塔丽·波特曼努力的付出终得回报,不仅舞蹈完美,更以爆发力十足演技,实现了天鹅的梦想,获得2011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完成美丽的褪变后,黑天鹅也有清音,也能在众人面前放声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