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国电影蝴蝶爱娱乐 |
分类: 电影频道 |
伊莎贝拉是一位西班牙皇后,人如其名,高贵而美丽。
伊莎贝拉是一只以西班牙皇后命名的蝴蝶,被誉为全欧洲最美丽、最罕见、最珍贵的蝴蝶。
伊莎贝拉蓝绿色的双翅璀璨无比,展幅却只有巴掌大。她可曾在谁的掌心里跳过舞?微踮脚尖,轻振双翅,演一段霓裳羽衣曲,任感情的曲线在掌心蔓延。翅上都是闪亮的磷粉,那是她迷人的晚妆,只有在灼然如炬的目光注视下,才能显现。呵,那是怎样一只宽厚而温暖的手掌,阳光般的通透,伸展开去,就是她一生的舞台;合拢起来,就是她最好的归宿。然而她的归宿在花心,她的舞台,应是无边的天空吧!
伊莎贝拉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拔5400英尺山区松林旁的旷野,飞翔时间从黄昏到子夜。此蝶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太过高贵的美丽,是否高不可攀,同时又高处不胜寒呢?美丽无罪,要留待想见的人,否则,宁愿放逐自己,远离人迹。黑夜是另一种更广阔的自由,看似乱飞乱舞,实则为他守候。没有跋山涉水的苦苦追寻,哪有蓦然回首的惊喜与奇迹?天亮时说再见,这是一个约定,而非最后的结局。
伊莎贝拉的寿命只有三天三夜,每年五、六月间羽化消失。越美丽越脆弱越短暂,难道真的红颜薄命?但生命不以时间计长短,她只将最美的一面尽情展现。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她的一天就是一生,浓缩的精彩,不虚度,堪完美。张开翅膀就是生动,收起双翼便是谢幕,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不隆重,所以有种美丽的遗憾叫曾经拥有。
爱上伊莎贝拉,缘于一部叫《蝴蝶》的法国电影。
这部被称为法国社会“心灵课程”的儿童影片,曾在去年台北书展上作为开幕影片放映,成为最可爱的电影。影片讲述一位脾气古怪的老人为了兑现儿子的诺言决定去寻找“伊莎贝拉”,一位好奇心比大象还大的小女孩因为被妈妈冷落粘着老人要一起上山找蝴蝶,虽然过程辛苦,可是最终她却看到满天飞舞的蝴蝶,并且得到妈妈的爱。影片里,法国阿尔卑斯山旖旎的自然风光,阳光鸟语,绿草如茵,还有蝴蝶飞舞,再加上钢琴与弦乐的绝妙配乐,好个轻松愉悦的心灵之旅。值得一提的是,伊莎贝拉难得一见的破蛹而出的珍贵画面在影片中居然有长达四分钟的近镜头大特写,让人眼界大开,印象深刻,原来再丑的毛毛虫经过痛苦的破茧蜕蛹过程后也能变成美丽的蝴蝶。
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初登银幕的童星克莱尔和三届凯萨影帝米歇尔塞候的表演,犹如珍珠落铜盆,空谷回音,余韵绕梁。这对小孩之间(老人也是小孩呀)斗嘴不断,灰谐幽默,妙趣横生。小女孩一路上累得腿走不动,她反悔,耍赖,甚至搞破坏,小嘴却一刻也不肯停下来,叽叽喳喳,她有N个千奇百怪的问题,如美梦跟恶梦的区别是什么呢?老人被弄得不胜其烦,怒曰:美梦变糟的时候就成了恶梦,就像小孩刚开始是美梦,长大就成了恶梦。更有意思的是,电影主题歌居然也是以一少一老一问一答的方式说唱出来,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魔鬼词典,这里例举几句:“为什么鸡会下蛋?因为蛋都变成小鸡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是为了吓唬好奇的小孩 /为什么太阳会消失?为了装饰地球另一边 /为什么是乌龟和兔子跑?因为光跑没什么用 /为什么天使会有翅膀?为了让我们相信有圣诞老人 /为什么时间会跑得这么快?是风把它都吹跑了 /为什么你要我握着你的手?因为和你在一起,我感觉很温暖。”谁说童言无忌,就是只有天真,没有深意?
为什么蝴蝶要叫伊莎贝拉?小女孩很有科学探索精神,老人一时词穷,又不能哑口,只好说因为皇后的简称叫伊莎贝拉。这位叫丽莎的小女孩便认真地叹息道,一定是户籍处在登记她名字时漏了一个字母,她应该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简称。小女孩心有不甘,郑重地向老人宣布,她妈妈的名字就叫伊莎贝拉……也许是真的,世上的妈妈都应该叫伊莎贝拉。
爱上伊莎贝拉,还因为一个传说。传说中,你只要向伊莎贝拉许愿,她便会将愿望带上天堂,令美梦成真!可是,伊莎贝拉在哪呢?或许,伊莎贝拉就是我们的梦想!
每个人都渴望心灵自由,宛若破蛹而出的蝴蝶翩翩起舞。现在,完成心灵美丽蜕变的重要时刻即将来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