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征南将军傅友德故里——肖家庄

(2007-05-08 20:01:20)
分类: 袁伟随笔

征南将军傅友德故里——肖家庄

 

征南将军傅友德故里——肖家庄

 

□袁伟

 

有时候我们听起来十分遥远的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更多时候我们却忽略得一无所知。但我们就是在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中,被直接和间接的滋养着,熏陶着,成长着。

距离平坝县城10公里的肖家庄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厚历史底蕴和文化积累的地方。这里是明朝征南大将军傅友德曾经驻军和居住的地方。近日,闲暇之时,就近走马观花了一次。暂作记录,以后有时间,当静心去走走。

肖家庄是平坝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寨,有近900户人家,人口近万。因村里70%以上人家姓肖,故此得名。进到肖家庄就看见村街、商店、饮食摊点等景象,而且村里还有直达广东、浙江的长途汽车点(主要是为外出打工村民开设的站点),村中心宽阔的广场上人来人往,俨然一个繁华的集镇。这些景象是别的村寨少见的,显示了肖家庄的大村之势。从民房建设、村民衣着和生活习俗等情况看,肖家庄的人文环境都是典型的屯堡文化。

由于长期对身边事物的麻木,这么多年来,我竟不知道原来一段厚重的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发生过。肖家庄有多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值得参观,因为没有开发和宣传,不为一般人所不知,就是多年生活在附近的人,绝大数也不知此处。

 

征南将军傅友德

 

据资料记载,为攻取四川、云南,统一西南,明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1368—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全国,遣军推翻元朝、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及元朝残余势力进行了一系列作战。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多次遣使赴云南招降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均遭杀害,遂于十四年九月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步骑兵号30万往征。师至湖广境,兵分两路:由都督郭英领兵5万为北路,南趋乌撒(今贵州威宁),以作牵制;傅友德率主力为东路,克普定(今安顺),直趋云南。十二月,明军用奇阵战法,败元司徒平章达里麻部10万,俘达里麻以下2万余人,攻占云南东部门户曲靖。旋由蓝玉、沐英率部进占昆明,元梁王出逃自杀。傅友德北上与郭英会师,大败元右丞实卜,克七星关(今毕节西南),招降附近各州县。十五年闰二月,蓝玉、沐英攻占大理,俘首领段明弟段世,分兵取云南全境。七月,明军分道进兵乌撒,又平东川、建昌(今四川西昌)、芒部等。十六年,大军班师,留沐英镇守云南。

期间,有关傅友德儿子的一件事,颇见傅友德的性情。大将军傅友德常年跟随朱元璋在外征战,剿灭苏州张士城时,曾由洪武大帝亲定,谋士刘伯温作媒将张士城之妹张君枝许与傅友德,第二年即得一子,取名傅天彪。傅友德将其子视如掌中之宝。每日授以刀弓箭马之术。洪武十四年,已降故元梁王在谋臣的胁迫下,数度斩杀朝廷使臣,举起反旗。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30万大军征讨云贵。时年傅天彪已年满十三,练就一身的武艺,吵着闹着要随父亲前往。把母亲君枝吓得半死,大将军虽然溺爱孩儿,可膝下就此一子,且年还幼,身体瘦弱。故狠心喝斥不得随行。     
     大军到达自辰、沅(今湖南辰江、沅江),得南京家人来报,称公子天彪,因不能随父从征,每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一日邀几邻府兄弟郊外打猎,母亲唤回不得。本想施展一下自己武艺,谁知由于多日没有进食,身体虚弱,竟然从马上摔下,拖回城中家里,三日后负气而亡。母亲君枝也昏死几日不醒,卧病在床。

此闻犹如晴天霹雳,把个大将军惊的老泪纵横,悔没带儿征战,傅友德悲痛道:“即便战死沙场也是为国尽忠呀!”三军将士听闻无不落泪。左右副将蓝玉、沐英每日紧随,害怕大将军有什么闪失。这时候又有安抚圣旨到,称已将天彪厚葬,君枝每日御医条理病情,叫傅友德多放宽心,以国家大局为重,早日平定叛乱报效朝廷。

此后,由于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才使贵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础,贵州才能于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从此“独立”,不再隶属于云南、四川等省管辖。

当时,西南的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势力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病,于是,他要求去平定西南的军人都带上自己的家属,很多士兵的家人都猜到了他们皇上的心思,谁都不愿意离开江南这肥沃美丽的家园,可是这这么会由得这些平民百姓的心愿呢?皇帝已经开了金口,这些人的命运就被注定了,就这样,一支极不情愿的南征大军踏上了遥遥几万里的不归征程。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历时近半年,终于平定了西南。傅友德按照皇帝的意思,写完了驻军屯田的奏折的最后一笔,他那饱经战火的毛笔捺出最后那一捺的时候,他手下的几十万军士和家属以及他们的后裔,就是这样被永远钉在了当时蛮荒的西南大地上。

 

励志社学堂

 

走肖家庄,“励志社”是最先吸引人的“景点”。励志社是旧时的一所学堂,始建于民国22年,即1933年,在村广场的正中位置。“励志社”三字为石刻,字迹苍劲有力,至今清晰可辨,“校名”的意思顾名思义。“励志社”两边还刻有两行小字,右边写着:经理人胡瑞登暨;左边写着:众人姓等立。说明了“励志社”的建设和意义。下方还有猪、羊、农人劳作等图案,喻意年年吉祥、五谷丰登。

肖家庄学校校长肖宵和村里75岁的胡宜冲老人介绍说,这里出过很多人才,抗战时期就出过多位军长、师长等将军级人物,省、市、县领导,包括一些教授学者更不少。现在北京科技大学执教的鲍忠型教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当年就读于“励志社“的胡宜冲老人说,学堂原名叫“平坝国民第二学校,当时方圆40里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最多时学生达300多人,远近闻名。学堂曾经还是各种聚会和戏剧演出的地方,胡宜冲老人说“演的还是大戏”。我们不知道他说的大戏的规模,但可以想象这里当年的热闹情景。现在村里很多六十至七十岁的老人都在这里毕业或读过书。

如今“励志社”空着,已有25年没有使用了,但仍属于肖家庄学校的资产。当肖校长打开“励志社”久封的大门时,我们看见这个四合院的木楼,已到处残损破败,遍地堆放着各种木料、废杂物品等,显得一片狼藉。但在门正面的二楼房梁上写着的“民国二十二年建”字样,墨迹仍然十分清晰。院子里还有一棵树,几个一同进来的老人,看见树不禁连声说道,“树都长这么大了”,从他们的感叹中,可见这里很久没人进来过了。

肖校长说,他们想把这里建成村里的一个幼儿园,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没法实现。但他说,“励志社”肯定不会一直这样闲置,迟早要开发利用起来。

 

玉丹山祠堂 

 

征南将军傅友德故里——肖家庄

 

玉丹山祠堂是傅友德将军家用于祭祀的地方,明朝早年时期修建,距今600多年历史。尽管历经600年风雨,但仍然保存完好。

进入祠堂院子,一个像戏台一样的祭台醒目的出现在眼前,祭台宽阔,大约有几十平米。祭台高约三米左右,台边有粗木横栏,祭台梁柱上方有各种图案,许是年月久远,烟熏火燎,又失于保护,所以有些图案已显得模糊,但仍能看见不少仙鹤、灵鹿的木刻图案,窗纹雕刻也都十分精美讲究。可以想象当年傅友德将军家族在当地的地位和家里祭祀活动的排场。

肖家庄村委会主任胡礼书介绍说,傅友德将军的后人衰落后,大约在民国时期,这里就变为村里肖姓人家的地方了。但祠堂里并没有住人,院子留着,现在仍用于祭祀活动,台上供奉着如来佛主等三位神像。每年民间的“三月三”(蟠桃会)、“二月十九”(龙抬头)等节日,这里都要举行规模不小的祭祀活动。现在举行这样的祭祀活动,远不是原来那样只是为了祈求当地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而更多的是村里的一种传统的节日“演出”,有着格外浓郁的民间文化味道。

 

肖家染布坊

 

从玉丹山祠堂出来,顺着村巷往里走,村委会主任胡礼书和村里的刘后义老人把我们带到一家院落里。肖家庄的住家建设,基本都是四合院。这座古朴的四合院民居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曾经是村里的染布坊。因家里“当家人”不在,我没有问到染布坊最早的主人是谁,只知道现在居住的是他的后人肖志平一家。

胡礼书介绍说,以前肖家庄有两家染布坊,一家是肖志平开的,另一家他的堂兄弟肖玉祥开的。在肖志平家的院子里,我们被他家门柱和门上的雕刻深深吸引。肖志平家堂门两边木柱下面是石刻底座,底座上刻有精美清晰的麒麟图案,大门的两侧刻有牧童骑牛吹笛的图雕,图案栩栩如生,刻工十分讲究。也可见这是当时的大户人家。

在七十六岁的肖玉祥家,老人说,他十四岁就开始学习染布,解放后就没做了。他说,当时他们染的布买到平坝、安顺各地,广受好评,可见其家业当时也十分兴旺。如今,在肖玉祥家进门的石阶旁,还有当时用于碾布的碾石,其形如一定古时的银子,它静静的置于一旁,被留着了一个时代的见证。由此也可见,在当时偏僻的肖家庄早已有了比较发达的手工业,而且在四方都小有名气。说到过去那段历史,肖玉祥老人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和对那段岁月的追忆。

征南将军傅友德故里——肖家庄 

征南将军故居

 

在肖家庄的东边就是傅友德将军的故居,小小的院子,和一般的农舍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人站在院子里显得更局促。

这里仍然是傅友德的后裔们住着,他的后代现有20多人,一部分外出打工了。我们去的时候,家里只有两个小孩。胡礼书介绍说,现在傅友德在肖家庄生活和军事上的资料很难查找,因为绝大多数资料在文革期间被销毁。早在1970年时,贵州省文联就组织专家到此寻找过傅友德的有关历史,想获得更翔实的资料,但最终一无所获。

胡礼书说,他们一直想把这里变成一个旅游地,同天龙和云鹫山的屯堡文化,以及白云镇的路塘风景区连成一条旅游线,但苦于傅友德的有关资料不翔实,另外就是征南将军墓还没有找到,一直就搁浅到现在。听罢此言,笔者心里也深感莫大的遗憾。

但胡礼书说,他们并没有放弃对征南将军有关资料的搜集和墓葬地的寻找。

2007.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