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刚刚看了一会儿中央三套于丹的讲座。我想弄清楚,为什么于丹有痴迷者?
十几分钟听完,于丹什么都没有讲。除了聚合几首悲秋感秋的诗词外,她讲了什么?
她没有将诗讲得易懂,也没有讲出诗的奥妙。
最后引陆机一句话,把前面的语言逻辑都否定了。
为什么电视台会选这样的人去讲古诗词?
也许,巧舌如簧本身就对人有吸引力,迎合了人性中表达的语言快感,无意义。
有多少人需要如此表达表达!
无意义的巧舌如簧就是传播、成功传播?
思想及其价值,我想都以女性著述而言,于丹所有的言论、著作加起来,也抵不上龙应台一篇短文。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差距,对比两岸这差距令人羞愧!
永远切不进肌理,在表面滑来滑去,夹缠做作、矫情,游词浮语喷薄激射,这就是于丹。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