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女孩的恶作剧》印象
(2011-11-06 12:26: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谈故 |
秘鲁作家略萨的《坏女孩的恶作剧》,是一部受到关注的小说:
从作家角度讲,不会以一个“坏”为目标写一个女孩,塑造一个主要形象。一定有超越“坏”的意义赋予这个形象。这个女孩(玛格丽特)是一个英雄时代之后的女孩,她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参加过革命,革命已经不行。她的追求一次次实现,可以看作是一次次堕落,她爱慕虚荣,但这个社会给她的是侮辱。她行骗,得到了财富,某个时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畸变的革命。
作家对时代是悲观的,革命者已经不会再产生,一个个身边的革命者均战死。这个令人窒息的时代所产生的是坏女孩和好男孩(里卡多),他们尚可以苟延残喘。坏女孩靠卖身求得境遇改变,好男孩循规蹈矩无异于行尸走肉碌碌无为一生。坏女孩以“坏”反抗社会,好男孩的“好”就是目光如豆,只求平稳。这两种悲剧人生都是作者不认可的。
坏女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图景变化如此之多,类似于20世纪的史诗。作者远远超出了写勾引或引诱的故事。她的经历所映照的是,整个西方社会的无望和堕落。
她的生命有两条线,一条是借用身体为交换的个人奋斗线。一条是与好男孩的爱情线。他们有爱情,不过已经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不忍目睹。两条线交汇,成为悲剧。事业和爱情都被埋葬了。埋葬他们的力量在哪里?不管是循规蹈矩还是恣意放纵,都被社会抛弃。
革命也没有了,西方社会也令人绝望。女性的身体交换,换不来想得到的。个人理想,必然毁灭。
小说中大量的性描写,是别有含义的。当然也有本身的意义——它是生命中真实的部分。性的宣泄,是革命的另一种管道。以性反抗社会。当然作者将性也写得很真实,更重要的是性的象征意义。她的身体损坏了,不复是一个女性,她的使命也结束了。
她一定是一个矛盾体。灵与肉的分裂。物质女孩,不要真正的爱情?她需要。叛逆的女孩,却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如何处理她与好男孩的关系?爱与不爱?爱,是因为她真的需要爱。不爱,是因为她不能就此按部就班终老一生。她的不安、躁动、冒险、悲剧,既植根于人性的欲望,也反映了压抑时代无出路的人生。
爱情题材超越了本身,成为世纪纵横的缩影。男孩对坏女孩的感情可以比之于作者对祖国不弃不离、无怨无悔的苦恋,坏女孩的遭遇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她献身西方,却得不到爱情反被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