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牡丹亭中唱真戏  红楼梦里做嫁衣

(2011-02-27 10:37:51)
标签:

转载

[转载]牡丹亭中唱真戏 <wbr> <wbr>红楼梦里做嫁衣
       牡丹亭中唱真戲,

       紅樓夢裡做嫁衣。

 

     巧合得很!

     现将近日与【如故先生】关于红楼的纸条对话录,复制如下:

【如故先生】

2010-05-29 08:36《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先生开篇明义,也为整部小说的概述大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010-05-29 08:40“满纸荒唐言”,指《红楼梦》全书;言,文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家庭琐事,尤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 “一把辛酸泪”, “把”是量词,用来形容可以一手抓住的东西,作者用“一把”来修饰“辛酸泪”,暗示了“辛酸泪”多。暗示了小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

2010-05-29 08:42“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云,说;痴,傻;解,理解;味,深意。结语是一个反问句,意即无人能够理解当中的深意?表明了此书谁能读懂的感叹。

【我的回复】

2010-05-29 19:02退步早抽身,解与不解又如何?!人生苦短,辛酸泪不尽;过眼云烟,糊涂入仙境!

 

【如故先生】 

2010-05-30 08:02《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曹雪芹借岫烟的嘴表达出妙玉的人生观,“他(妙玉)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

2010-05-30 08:09曹雪芹借岫烟的嘴表达出妙玉的人生观:“他(妙玉)便喜了。如今他(妙玉)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宝玉)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妙玉)的心了。”

2010-05-30 08:18《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指的是;宋代高产诗人范成大写的《重九日行营寿之地》:“纵有千年铁门限(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人生最终的归宿仍不免于一杯黄土。我们只是过客,问题就在于这短短几十年怎么度过才能算是不虚度才觉得充实。

【我的回复】

2010-05-30 15:00扪心自问,心之所向;此时此刻,自在拥有。一点领悟,共勉。

 

【如故先生】

2010-06-01 16:24《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林黛玉写诗《咏白海棠》: “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2010-06-01 16:25我们首先看到这盆“海棠”所处的环境是深宅大院,故曰:“半卷湘帘半掩门”您再仔细看,那“海棠”栽种于“碾冰为土玉为盆”,这是何等美好娇贵而又高洁,首联是描绘;“海棠”生长的环境中,真是高雅之极!

2010-06-01 16:27下面是诗的颔联,由于我们好奇心理的驱使,我们忍不住使用特写镜头来观察“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啊!“海棠”的花瓣之白是从梨花那里偷来的。这时镜头又对准“海棠”的花蕊;给了个大特写:“借得梅花一缕魂”啊!原来“海棠”花蕊之红是从梅花那里借来的,真是神来之笔!

【我的回复】

 2010-06-01 23:43 不得了!"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如故先生】

2010-06-02 20:52《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史湘云写的《白海棠和韵》两首诗,这两首诗作为大观园第一个诗会———海棠社的压卷之作,足以看出湘云在曹雪芹心中的分量。

2010-06-02 20:54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可喜的是诗人吟咏唱和从不知疲倦,怎肯令你寂寞孤独地度过清晨与黄昏。

2010-06-02 20:58白海棠如此形象,怎不令人喜爱呢?于是,诗趁势以“诗人吟不倦”作结,以诗人唯恐它寂寞孤独的说法,把对海棠的喜爱之情又加深了一层。

【我的回复】

2010-06-03 21:01终不过随流水、委芳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