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创作观(宋凭栏)

(2011-02-04 20:54:55)
标签:

计文君

文化

路遥

河南

小说

写作

杂谈

分类: 文学谈故

我的创作观

 

 宋凭栏
 
  
  最近一直在思考。

       思考一些文学或者就是小说写作方面的问题。今天,突然在读河南女作家计文君的小说《开片》中途,有了强烈的写作冲动。以至于我不得不停下对小说的阅读,匆忙记下这些想法。
  
  又是河南作家。我一直感谢一些河南作家,比如刘庆邦老师,比如张运涛哥,还有樵哥(他的名字我不知道)。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我必须感谢的就是女作家计文君。也许是她的小说让我拙笨的脑子“开片”了,裂碎出许多心绪和想法,想到了这篇文章的思路。我一直奇怪,为何我和河南作家总有一些说不清的渊源呢?难道,这是因我的先人曾在河南通许为官造福了一方百姓,冥冥之中为我积攒的福荫吗?我也只能这样认为了。不然,我无法解释这种奇异的事情。
  
  书归正言。
  
  也许是懂了河南作家张运涛的激励之语,或是不想再懒惰下去的原因,我的手指经常得敲打键盘,就像敲打我的心,警醒自己勤奋。最近读了不少小说,也写了几篇小说。人家小说水平高高在上,我却对自己没信心。不为别的,毕竟小说写作刚刚起步。早年写了很多,因无人生阅历,自己也非天才,因此作品都是肤浅的,没有深度的浅陋之作,自己看着都脸红的作品。如今写起来,倒是悟出了些门道儿,我感谢生活给给予的丰厚的财富。


      其实阅读好小说的过程是很愉快的,指的是心情;往往看过之后才是沉重的,指的也是心情。我掩卷之时,想到了一句,阅尽沧桑方作文。一个好的小说作家,一个能悟透红尘冷暖、世态炎凉的作家,我想一定是个阅尽沧桑的人。这从他(她)们的小说中就能读得出,悟得到。我一直认为,每篇好的小说故事,就是人生沧桑之旅,更是心灵的沧桑之旅。
  
  有时看完一篇小说,心头就像压上一块巨石,压得其实我并不太柔软的心也有些喘不过气来。有人说文学是愉快的事业,说作家路遥是笨的,笨才会累死。当时我就提出了不同看法。文学,真正的严肃文学,从来都不是轻松的、愉快的。否则何来严肃?!起码20多年的阅读经验就让我有了这种深切的体会。那种以为文学能让人快乐的说法,其实指的是写作的结果,而绝不是过程。结果是目标,理想。一旦一个人的目标理想实现了,心情必定是愉快的。但写作过程中,一定会有让自己感动得流泪的时候,也会有压抑得不得不停笔,恨不得不再想写下去的时候。这些年的写作,我经常能遇到类似的惊恐。如今想来,这也许不是件坏事儿。一篇小说,能有这样的境遇,我觉得才能在读者的阅读中有感动他人的心灵之泉,这是一篇好的小说起码的元素。文学是人学,追求的是对人性复杂层面的展示和叩问。但凡一篇能直逼人性最深处最底层的小说,从来都不缺少读者的追捧。倒是那些自诩为文学是快乐观点之人的文学作品,因追求小说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与描写,导致读者群的日益衰微。还记得,当年一部《平凡的世界》,我义无反顾的买了,还有《人生》,广播剧我每次听每次都会流泪,也不知这是为何。我只是觉得它们值得我买,他的作品能给我一种希望,那是一种不屈服不听凭命运之手安排的苍凉呐喊。作家路遥虽离我们远去了,却永远活在我以及很多读还有作者作家的心中。这从一些博友的文章或回复中得到了充分证明,我从中分明看到了作家生命在语言垒建起的丰碑中永久延续。记得这样一句,“有的人已经死了,但是他还活着;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好象已经死了”,出自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有的人》一诗,或许能为我这种观点作一个旁证。
  
  很不想看一些年轻作家的文章,除非那种天才的80、90后作家。因为我看到的都是一种,怎么说呢?很少给人发出人性的光亮。在年轻作家他们的小说中,我几乎很少能读出成熟作家能给我的一种人生深邃复杂斑斓多姿的美妙体验。文学是要表现美好、揭露丑恶,但也不能仅仅止于表现与揭露,还要在歌颂美好、鞭挞丑恶之后,为我们这个生存的世界带来一种温暖的智慧体味,能够指引那些还处在秋风冷雨中迷惘的人,朝着一条正确阳光的道路迈出脚步。正如我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面对冷酷,我们选择温情。现实是残酷的,但我们作为写作者不能残酷,我们要写出内心中的温馨与理性,去春风化雨,而不是让人读完后对世界有了厌倦之心。我看得到,一位沧桑阅尽的成熟作家,他更能知晓人生红尘的曲折冷暖与世态炎凉,也懂得这和自然四季变化一样,需要敏锐的心灵去感悟与体会,自然的变换节奏。参透这些的人,断不会动辄就失去对人生理想与希望的追求,步入一种灰暗瑟瑟的、自我封闭的世界中纠缠牵绊而不能自拔。读他们的小说,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我有了一种更深刻的顿悟和“开片”。这也促使我拿起笔来,写出我这个理想主义者对现实世界不足之处的修正之文。如果说没有阅历的年轻作家的缺点,或者说他们与一些成熟老道的作家小说的区别之处,我想应该主要就在阅历浅导致思想性缺位这上面,小说艺术性差了档次。文学不是简单的故事,也有理性的哲学思考,还有诸多的佛教、道教等智慧,它们与文学并不排斥,这取决于作家或作者知识的涉猎范围。我喜欢将小说家定位为杂家的提法。如果表现人生百态千姿,杂家这个称谓很感性,也很形象真切。不是有人说过是杂货铺吗?我觉得杂货铺浅了些,见物不见人,杂家最为确切。货物多,还得有思想的掺杂吧,思想只在人脑中。不信就去看吧,真正的小说大师精品,没有思想的小说有吗?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小说家,而且还是广义上的思想家。只不过,他们的思想都掩映在小说的语言中,需要我们这些爱好写作或喜欢读小说的人自己去参悟,去寻窥。他们的人生阅历,在小说中表现得无一例外的丰厚无比,绚烂多姿。如今的时代,人生太缺乏阅历了。波澜壮阔的时代,都成了小说中需要追忆的时光。而不是亲身参历其中。就像电视剧,如今能打动观众的,却多是抗日或者解放战争题材的居多。我们的时代,注定不能逃避一个平庸时代的定义。这或许是作为文学写作以及文学爱好者的悲哀,不过这也许是作为百姓的幸运。英雄倍出的时代,也是动荡不安的时代。如此想来,也是我们写作者以及爱好者的幸运。不能安居,如何安心地创作?
  
  真正的苦难是当今很多年轻作家没有经历的。我说的苦难不是上面的动荡年代,也不是当今被他们感到心累的人际关系的诡谲多变,而是如路遥小说以及生活中那般真实再现的苦难。这种苦难是心灵的炼狱,如今的人包括我自己,也很少有机会被放到上面,被物质的与精神的巨锤如烧红的铁片那般千百次地炙烤锤打。我倒是认为年轻作家想象中的所谓苦难,不过是感叹自己被树叶砸到头的不运气罢了。这不是苦难,只能说是痛苦。这其中的深度与内涵差距是巨大的,迥然有异。后者并未沉到心灵以及人性的底层,而只是浮在表面。却被一些人拿来视为了苦难。不能直达心底深处的痛楚,注定使一些小说逃避不了无病呻吟或浅层次的写作。这方面,成熟作家的小说值得首肯,他们丰厚的人生阅历化为小说故事,为我的阅读带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是我贫乏的语言无法表达和概言的。我只能在心中用理智冷藏起来,等待写作时,拿出来依旧新鲜无比。作为一种人生阅历的补品,为我的小说世界增添一种曲折深邃的多彩斑斓。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能深深地体味和思考,人世间滚滚红尘的复杂哀怨迷蒙等等情愫,让心灵更多的沁润一下其风味的万千种,而绝非简单的,没有一点儿波漾的死水微澜之态。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极有裨益。我想,如果一个喜欢文学的青年,在人生中遇到挫折,碰巧读到这样的小说,也许就能看透红尘中苦难萧瑟虚幻的秋风冷雨之象,而坚定不屈的信心和意志,不会轻易得被命运之手击倒在地,永远地失去享用美好人生的机会。文学尤其小说,绝不是一种娱乐化的玩物,如果仅是娱乐,那就不要看小说,不要写小说,只看八卦就行了。如果我们的作家想让自己的作品起到你心中教化世人改造世人心灵世界的作用,我想就不要自己人为得低看小说写作,而是一开始就要高起点,尽量的不要风花雪月,而要兼具悯世情怀与哲学思考,去深究人性的成分颗粒,并一一解构充分还原,真正让读者感受到你的小说作品描写的强大震撼力与冲击力。如此,作为一个小说作者,你应该享受的荣光,还用千辛万苦地去苦苦追寻吗?它其实已经带着和风,伴着花香,还有踩响着如潮的、海浪般的矫健步伐,朝你扑面而来了。
  
  这就是我的小说创作观,个人微见,不妥处敬请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