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海水入疆,引发了许多议论。有的人表示怀疑,有的人表示反对,反正表示赞同的人不多。
我在很多的媒体上看到头条就是这个令人振奋的事。假如能够成功,假如当初的设想都变成了现实,有什么不好的呢?那时,新疆不再是干旱的新疆,不再是大沙漠的新疆,不再是缺水的新疆。越来越宜居,越来越富有,有什么不好。在一定的限度内,我同意人定胜天。
我们爱干大工程,是世界出了名的。古代有长城,当代有三峡水库。现在正在干的是南水北调,同样是“当惊世界殊”。
在昆明时,有新闻说要引长江水(金沙江)到昆明(滇池),一可以解决昆明的缺水问题,二可以用不尽的长江水冲刷污染严重的滇池,彻底根治滇池。当天从《春城晚报》看后,不相信。第二天报纸又报道说,非常具有现实性,似乎是回答人们的疑问似的。因为金沙江离昆明并不远,200公里左右,投资近500亿即可。
昆明缺水,是有目共睹的;加上滇池污染,滇池水不能再喝,缺水更厉害,已经威胁到了昆明的用水安全。假如滇池可以由此变清,重回七十年代以前的碧波荡漾,哪个昆明人、云南人、中国人不欢欣鼓舞呢!
其实,我们的大计划、大规划、大投入还有很多。能实现的有多少,需要仔细算算。花那么多钱,是不是把根本问题解决了。以南水北调来说吧,中线备受瞩目。但是,至今没有实现,工期在推,北京望眼欲穿。不是各地政府不热情不积极,不是我们的投入不够、干劲不足,而是这工程太大,实现起来不容易。假如一天有一股清清河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京的水问题,大概比全中国各大城市之间都实现高铁相通还值得庆贺。
我们的大动作、大工程很多,仗着国家相对集中的财力,干些令人瞩目的事,是可能的,也许能令人欢欣鼓舞。但是这些“活儿”,也是有限度的,总给人不可持续的感觉。实际上再多的水,也解决不了无限膨胀的北京的缺水问题;即使金沙江的水到了昆明,冲刷了滇池,那滇池现有的污水往哪里去?再污染怎么办,即使把金沙江污染也不是不可能。看来,大工程都是大手笔,代替不了良性循环的细活。
我们身边的情况就是绝好的例子。公路修得再多,也赶不上发展的速度。今天道路比以前多了,但首都的北京变成了“首堵”。当然,今天北京的主要问题是道路规划不合理,道路修建与城市发展、城市布局脱节的问题,硬件不足是严重的制约。但是,再看看即使新修的小区、道路,投入不到两年,就开始堵车,没有解决的办法或者解决起来遥遥无期,令人绝望。
我们太热衷于干大工程了,热衷于大发展了,想办法发挥现有效能,立足当下想办法满足需求,想办法解决细节问题,太少了。这些小活,可能是没有回扣,可能是显不出政绩,可能是目光短浅,所以被人不屑一顾。
以北京西客站为例,这也是一个献礼性的大工程。北京西客站修成不久就满足不了需要:旅客量远远超出了设计数字,即使是平时也拥挤不堪,摩肩接踵,人人不能自持从容。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但是,你去看看,还有许多进口被紧锁着,还有许多空地被改做商用,还有许多空间被闲置……至于因为服务水平低下、人员素质低劣、互相扯皮、服务不到位造成的浪费,更是惊心怵目。这就是大工程,大工程带来的不是天堂,而是地狱。
假如北京西客站能将今天的效能很好地挖掘,很好地做好铁路服务,那么它的分流作用、现代化作用给人们带来的将是舒适和方便、便捷,还是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不会给人今天这样地狱般的感受:拥挤、肮脏、混乱、效率低下。
高铁也是如此,人们普遍的感觉是这是铁道部在圈钱,坐在高铁上,人们没有多少自豪感,也没有现代感。
高速公路也是如此,在这全世界上最贵过路费的高速公路上,人们体会到的是贪婪,而不是速度。为了收费,高速路管理随时可以牺牲速度。
窥一斑而知全豹:问题不只在我们发展不够上,还在于政府无能、管理落后、公德丧失、人心涣散、社会败坏上。大家都在为金钱而工作,只有傻子在服务。奇怪的是,我们的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也认为,赚钱最重要,服务是口号。老老实实工作的人,默默奉献的人,没有多少出路。
北京街头,常常有两个发生摩擦的司机打架,这是街头一景。表面看来这是人口素质低下,文明程度低,首都居民“没素质”等等,实际上呢?早在人际关系的普遍不信任、上下级奴性关系形成之时,早在人们失去了幸福感、安全感之时,就开始打架了。唯利是图、贪婪无耻的社会是没有温馨感的,人人是仇人,他人即地狱。
我们真正的大工程,是人心工程。那些引江入滇、引海入疆、南水北调都干成了,又怎么样?大工程大发展,不一定给我们幸福,给社会进步,给我们现代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