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教授新版《红楼梦》的观后感

(2010-09-28 22:46:09)
标签:

黄安年

楷体

《红楼梦》

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杂谈

分类: 红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928日发布

 

92日到261935-2135,我连续25个晚上勉为其难地看完502010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总算有了一个总体印象,写来和网友分享。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梦》,对原著评价如此,何况电视剧么,尤其有深入人心的87版经典比照。不过我看时尽量客观些,避免先入为主。我的总体印象是:

 

*确实可谓豪华版,无论在特技、布景、道具、服装等方面大投入和打造,上了新台阶,不过美丽不动人。

*“赏红楼”易,“品国学”难。

*并非戏说红楼,而是正说红楼。对于普及更加接近原著的《红楼梦》,引导读者研读原著功不可没。

*演员的海选和选择中的非艺术因素应当避免。有的演员演得很出色如幼年宝玉,有的和观众的期望值相距甚远,有的角色本来掉换一下可能效果不同。

*导演、摄制组和演员都“尽了力”,但对原著“尽心”恐怕还有距离,个别地方距离较大。

*导演的偏爱固然凸显新版电视剧之优长但弊端同样明显(如过多采用昆曲和演唱)

*音乐基调难以让观众普遍接受,也难传世流行。

*如果前期阶段更多吸收红学研究成果,可能会有更好的剧本和培训。

*并非“下集更精彩”,50集中有的精彩有的倒胃,后四十回总体很差。

*文字按原著是优点,但场景和亮点选择与原著有出入。

*最大赢家是无本生意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版120回本红楼梦爆畅销。

*电视台择其所需,“绑架”了某些红学家。

*电视台运动员、裁判员、主持人集于一身商业炒作弊端多。

*永恒经典学术精品制作应尽量避免收视率的商业炒作运营,如果采取基金会投资不介入制造模式可能更好。

*花了这么多钱,应该拍得更好。

 

感谢新版摄制组的辛劳,客观地说成绩是主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