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这两天的阅读和思想活动:
第一件事:
昨天看了一下午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文章。有美国的分析文章,有越南一方的文章。主要我们的文章,从战争原因到后来的战俘问题,从头到尾。关注对越南的反击战,是因为我在云南生活过,在边疆走过许多地方,沿着边界,包括中越边界。我听过许多口头上的传言,半信半疑。我对对岸的国家——沿着河边公路,这一边是中国,那一边是越南——困惑不解。我去过边防哨所,听战士讲过短兵相接、斗智斗勇、惨烈激昂。我也听过英雄的报告,《高山下的花环》曾感动我。我亲临故战场,已是2000年,在河口。后来我又到了屏边县、蒙自县的烈士陵园,面对一排排墓碑,为战士肃然,为英灵祈祷。
这场战争为何而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得到了什么,每一个生命,独一无二,对于祖国和母亲来说,多么宝贵!然而,却一个个地消失了。这对于牺牲了儿子的母亲来说,将永远是一个噩梦,伴随一生。
越南的谅山,依然很靠近中国。打到谅山,才是如此的战果,令我骄傲不起来。双方的总死亡人数,加起来超过十万。至于后来在老山、法卡山无休止的争夺战争,耗去了多少战士的生命!为什么不能避免消耗战,为什么认定一个山头必须守,我们完全是在浪费生命。其实,那山头,我们应该有能力说拿过来就拿过来,而不是在山上血拼。
第二件事:
关于菲律宾香港人质事件,我看到了港首无法抑制的愤怒。面对菲律宾马尼拉警方,只能骂他们是窝囊废。一声叹息,如此国家,如此水平的人质解救,无异于枪杀人质。谁有办法?生活里有这么多无奈。我们不可能派自己的特警去解救人质。事态出来了,只能接受。
两件事联系起来,都与生命有关。而我们都只能望洋兴叹。
打下谅山中国撤兵之后,中越两国在边境的战争,一直绵延到1989年。越南之所以不依不饶,表示的是不能屈服,表示的是对战争性质不能模糊的立场:他们是正义的。中国也在边境上应战,后来变成了各大军区轮换实战演习、磨刀、练兵。这仗打的,是结仇的战争。我相信没有因此完结。
越南,曾经的藩属国,如今与我结仇。这仇,双方,都是不能化解的。我听到边境农场、战前被驱赶回来的华侨工人,他们在越南的家产财富被剥夺以后,跨过边界,一无所有,回归怀抱,在这里开垦农场存身。他们曾生活在越南,对那里应该有感情,但对越南当局极其仇恨,也要立意复仇,我想他们没有错。
世界大势,沧海桑田。不要相信语言能沟通,和解能实现,真诚又回应,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中国东边南边的军演,愈演愈烈。巴比伦塔如果存在,美国也不用在中国门前耀武扬威了。战争,对于不屈服的弱者一方来说,哪一次不是强加的。但胜负,并不是既定的。美国强大于中国,但不一定会赢;中国强大于越南,但那场战争便宜也没有沾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