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韦科
韦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34
  • 关注人气:3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台的报道

(2010-06-08 18:59:33)
标签:

《红楼梦》

新版

原著

曹立波

杂谈

分类: 红学
【试看】红学家:改编名著是趋势 新版《红楼梦》作品感强
2010-06-03

  新版红楼梦的拍摄制作,从筹备初期开始到现在,都是本着尊重原著、服务全国观众的原则。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红楼梦学会专家们的全程指导和认定。在倒计时90天的试看会上,红楼梦学会的专家孙伟科、曹立波发表了他们的观看后的感想,他们认为:经典作品改编是一种趋势,新版《红楼梦》的作品感、原著感很强。

 

http://hlm.btv.com.cn/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62/20100603/00219b39c5880d71d81d05.jpg

 

 

  孙伟科:《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接受是不一样的。电视剧或是电影的拍摄是一种改编,这种改编是一个趋势。文字是想象形象,电视剧和电影把它转变为直觉形象,文字的想象空间很大,在改编上,李少红导演和演员们充分发挥了创造性的理解,把想象形象变成直觉想象是他们孜孜以求的。他们尊重原著,让小说本身精华得到了呈现和展现,我想这次创作所凝聚的心血和演员以及其他创编人员的劳动应该是被得到尊重和承认的。另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新版《红楼梦》,它还是一种重拍,关注《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是反复拍摄过的,在东方文化接受系统里,大多数观众的头脑里对《红楼梦》的印象都不是空白的,不仅有小说想象性的展现,还有对以往影像作品的感受和把握,这里边包含了观众的理解、不满和赞赏。重拍实际上面临着种种超越,对既往所有影像文本的超越,对已经塑造的形象的超越,我想难度是非常大的,让每个人心中已经有的、定格的画面再次出现在影像里边,难免是众说纷纭的。新版《红楼梦》里的演员我看到她们念台词、表演的一种感觉,我觉得确实是90年代的感觉,这样一种方式跟前面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我也接触过90后朗诵经典名著的那种感受,她们的诠释应该说对我们的时代是有合拍的一面,在我们当下这个时代体现了我们对红的理解、接受和演绎。

 

http://hlm.btv.com.cn/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62/20100603/00219b39c5880d71d82306.jpg

 

 

 

  曹立波:看新版《红楼梦》15、16集的情节很紧凑,这两集囊括了《红楼梦》的第32、33、34、35回的内容,36回的内容也有所涉及。把《红楼梦》书中表现婚恋故事比较集中的几个场景都表现出来了,情节安排的冲突感还是很强的,王夫人和贾政心理活动、感情的表现非常充分。“鹦鹉学舌”那个场景,我的脑海里就是62版越剧里“问紫鹃”的那个场景,“黛玉题帕”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回荡着87版的音乐,62版距离87年20多年,新版《红楼梦》和87版也是距离20多年,当真是“江山有待才人出,各领风骚二十年”。另外,新版《红楼梦》的审美空间更开放一些,比如宝黛互道知己之情,并不是很好演,但是新版《红楼梦》处理的很好,在对话难以处理黛玉内心情感的时候,用旁白挖掘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再有,新版《红楼梦》的台词可以说很忠实原书,宝钗和袭人的台词作为代表,对文言的忠实感比较强。整体来看,作品感、原著感比较强。

 

责编: 飘飘
来源: 北京电视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