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中的梦中得句
(2009-09-20 14:41:24)
标签:
江西诗派十年灯江湖夜雨刘心武 |
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胤礽,作为太子的时候,他有一副对联是备受他的皇父康熙表扬,而且他到处把它写出来送人。史书上只是没有具体记载,他也写了送给了曹寅而已,他在江宁南巡的时候送给别的官员的记录都记载在案,他没事就写自己这个名对,这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出的一个好对子,这个对子是什么呢?叫做‘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刘心武.《百家讲坛》原文)
后来,当红学家、古诗词鉴赏学家蔡义江先生撰文指出,这句诗并非出自胤礽,而是出自唐人刘禹锡的《送蕲州李郎中赴任》时,刘先生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竟作出这样的解释来为自己解套:可能是当年太子还小,他的老师说了刘禹锡诗里的前半句,作为上联,让他对个下联,他当时并没有读过刘禹锡的这首诗,却敏捷地对出了下联,与刘禹锡的诗句不谋而合。这当然也就足以受到老师夸奖,康熙知道后当然也就非常高兴,一时传为了美谈。当时太子不但学对对子,也学书法,他一再地写这两句,因为书法好,经常写出来赏赐臣属,说这两句是他的"名对",也就不难理解了。没想到,这“太子名对”,后来又演化为《红楼梦》贾府里,与皇帝御笔金匾额相对应的一副银的对联(指荣国府荣禧堂前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汝佳注)。(《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第111页)
自从刘心武“梦诗”见报,即有人指其荒唐,
这“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宋代诗人黄山谷(
面对讥讽指责,刘要是坦然承认自己在这一小块的知识缺陷,
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别人的佳句妙语和自己的构想混在一起是常有、
1、原诗【寄黄几复】是相当有名的作品,
2、他把诗“抄”错了,平仄不合,所以他可能根本便不会诗;
3、刘心武为这事而被弄得相当狼狈,他后来辩称是故意开个玩笑,
宋人王禹偁也有相似的经历,他的名作【春居杂兴】“
艺术不是无源之水,不能没有前人的基础,
这让我想起宋代著名的江西诗派来,他们的领军人物恰是刘心武的“
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大体渊源于王安石,钱钟书称王安石最好胜,“
王安石之后有黄庭坚,他说:“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
抄袭能抄出个理论,不得不佩服黄坚庭,
观刘心武梦中得句,初不知情,谓之无知。知情不谬,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则在于:涂瀛的《红楼梦论赞》索得更深,家产成为了黛玉的一个死因。再一个不同:陈大康说黛玉有经济头脑,而涂瀛说黛玉不知道有这笔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