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出版的评论集
(2008-09-19 11:11:53)
标签:
杂谈 |
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一单元
1、《艺术创作中的民族化问题》(8000字)《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
2、《审美评价的现代意义》(7000字)《美术与设计》2005年第4期。参加南京“学院与当代中国艺术”全国美术理论研讨会。
3、《“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循环(要全面完整地掌握人)》(3000字)《文艺报》2005年3月24日第5版。
4、《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美学的确立与发展》(13000字)《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
5、《欲望化还是感性化》(2500字)《文艺报》2005年7月14日第5版。
6、《从生活中汲取的浓烈诗情》(3200字)《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6版。
7、《促进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2500字)《文艺报》2005年9月13日第6版。
8、《提升艺术学科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3200字)在全国艺术学专业学科定位上的发言。发表于《美术与设计》2006年第1期。
9、《艺术批评的当代困境》《文艺报》2005年11月10日第5版。
10、《艺术批评的当代课题》(3600字)《齐鲁艺苑》2006年第5期。
11、《文化体制改革调查报告》(12000字)文化艺术出版社
12、《文化发展的均衡论与国家文化主权》《文艺报》2006年3月11日第2版。
13、《童心求美 自成一格——曾仲作的海洋画》(1500字)《国画典藏》2007年,又见《曾仲作海洋画作品》。
14、《转型时期美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启示》(3200字)《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第二单元
15、《主题预设·叙事张力·意图转移》(7800字)《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
16、《〈红楼梦〉与诗性智慧》(12000字)载《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2004扬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0月。
17、《红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关系》(11000字)《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3期。
18、《〈红楼梦〉中的石头神话的问题》(5600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9、《1954年的红学风景线》(5500字)《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2005:红楼梦年》(6500字)《文艺报》2006年1月10日第4版。
21、《红楼梦是什么?——从刘心武的电视讲座说起》(8000字)《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1期。同时见《揭秘与猜谜——刘心武“秦学”透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2、《红学热 热什么?》(2500字)《文艺报》2006年2月25日。
23、《保卫〈红楼梦〉》(5500字)《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4、《〈红楼梦〉中的石头神话问题》《百年红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2月。
25、《红学中人物分析的方法论评述》《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红楼梦国际学术讨论会》
26、《袭人文学形象的评价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辑。
27、《红楼二尤》(12000字)《话说“红楼梦中人”》同文书局2006年版。
28、《悲剧性的演成——红楼梦第33回分析》(8000字)《人文社科论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红楼梦〉笔法例释》(12000字)《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