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偶记
前几个星期回了一次香港。算起来又是半年多过去了,尽管行程匆匆,却是见闻多多,头脑风暴不断。
最爱的一站还是尖沙嘴海港城,不光是Shopping, 单单是走马观花各式店铺和有型之人,已是让人目不暇接。先是英国名店Harvey Nicholes在香港零售业巨子潘迪生的一手促进下,即将于今夏进驻海港城,届时定必瞻仰;跟着发现一家名为 “Oni” 的时尚设计小铺,小得仅仅两组柜台,案头的一盏Kartell的白色Take台灯却带出简洁而又十足设计感的黑白二色装饰。所售卖的限量版商品如笔记本、徽章、T恤及靠垫和手袋等,均出自四位新晋的国际时装插画家或设计师。其中就有来自伦敦的Tanya Ling,她的插画充满了灵气,并且她亦于近年涉及时装设计,成绩喜人。早在英国读书实习的公关公司工作时就见识过她的作品,印象深刻。这次在香港偶然巧遇,当然不能错过,忙不迭地买了一本以她的插画作为封面的速写本作为留念。
然后,为了找寻一顶相似的贝雷帽,来弥补之前在上海遗失心爱之物的惴惴不安,我此志不渝地走遍了尖东、金钟和中环的Agnes b。一路为店内浓厚的艺术气息所打动,一些与艺术或电影有关的影像作品明信片、艺术动态或演出的小册子,与品牌的宣传单张混杂在一起,随处散放在店内,并不大肆宣扬,非常平和而低调带出了品牌所特有的气质,转而成为一种标识。顺手拿起两张,一张是香港艺术中心主办的《艺讯》小册子,另外是名为 “Art Map”,均登载本地各式艺术展览、演出信息,甚是丰富。现在,越来越多的时装品牌积极融入艺术或者设计活动,crossover的层面也愈加广泛,Agnes b在香港便是其中的表表者。香港也并不尽然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沙漠”,虽然生存不易,但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各异,却也色彩纷呈。
当我终于在中环的IFC Mall内的Agnes b最终得偿所愿,也叹服于IFC Mall超过两百余个时尚品牌的浩大。一圈走下来,像是经历了一场时尚的视觉盛宴。特别是Lane Crawford的新店,从店铺的室内设计到柜台陈列、到品牌的甄选,无一不是美不胜收。混合些少中式与现代都市感的深色木质和白色透明材质的装修,如水般流畅、舒展的柜台布局,以及间杂其中的迷你酒吧和时尚书籍、唱片柜台,均是极具设计感的不俗手笔。而店内时尚品牌之丰富,则让我流连忘返。徜徉于Roland Mouret, Proenza Schouler,Narciso Rodriguez等平时只能从事杂志和网站上看到的时装品牌的衣架下,为衣而狂的职业病尽现,满脑子打转的不是要不要据为己有,而是“如果我下一次拍片可以用到这些美丽的物什,那该多美啊!”
数日的时间如浮云掠过,不带一丝痕迹。回到上海的时候,竟有些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是的,上海和香港之间,越来越难以找到巨大的差异了。时常想念香港,也很享受在上海的生活。只是,上海什么时候能够呈现更丰富、更多变的时尚生活呢?我们期待着不远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