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苗金--看盘 |
一月沪深两市市场在高位巨量振荡,大盘蓝筹指数和基金指数均呈领跌趋势,显示规模机构筹码有一定松动迹象。上周深成指创下10.6%的10年以来最大周跌幅,由于流动性充裕违规资金的撤退带来的只是阵痛。随着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和新的券商理财和新基金的发行,合规资金挤压违规资金,阶段资金弱平衡局面即将改变。虽然说牛市的调整意味着新机会的来临,但是机构的调仓和市场未来结构密切相关。但是领涨板块金融和房地产由于整体涨幅过大,基金配置仓位过高,调仓压力较大,四季度基金增仓上限的金融、钢铁、地产调仓压力犹存,从近几周资金流向判断,我们认为部分资金在战术上从高配银行、地产和机械板块撤退,同时在部分估指偏高的大盘股中也有撤退迹象,本轮基金重仓股的调仓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调整。近期市场资金流向也发生了变化,资金明显向大消费概念流进,如3G、通讯、数字电视、商业连锁,同时创新、农业、节能以及重组股、注资概念股和成长股资金逢低关注度明显增强。机构流出资金将重新寻找价值洼地,年报增长股、优质资产注入和那些防御且具备持续成长的个股,重组预期明确的个股。年报公布期间,追随主流资金的正确投资理念和策略、选择优势行业和优秀成长股进行投资。对"两高一低"(高流动性、高成长性、低市盈率)的股票仍可逢低布局。而科技、医药、商业、化工等对利率不敏感的行业有望继续受到基金的青睐,在市场泡沫初具的时刻,择优汰劣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政策面调控并不会改变牛市的整体趋势,出台紧缩政策适度降温市场的过热,从时间因素、政策预期因素、资金面和获利盘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表明,市场在高位整固是非常合理的,大盘在2600点到3000点箱体震荡。牛市的根基没变,在市场结构变化中总能寻觅机会,尽管市场部分行业高估,但是我们认为牛市中的结构性、技术性的调整,以空间换时间,通常调整幅度10%到15%左右,尤其是部分核心股下跌20%之时,对新基金来说则存在低吸的价值。在市场大幅调整之际,策略地应对波动性较强的市场是投资的重点。积极顺应市场趋势和波动周期进行个性化操作,适度控制仓位,从结构性循环中寻求新主流品种。震荡市中以持有优质股和控制仓位应对波动风险,规避个股风险的对策就是要寻找估值水平能得到改善(趋降)的优质成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