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途中的一些小插曲有时候是耐人寻味的。清明节我们同学几个去了阿纳姆的英国皇家空降兵的墓地,有一个小细节我并没有提到。那天我让同学给我和这块墓地的纪念碑合个影,纪念碑上写着:“他们的英名永存”(实际上是永存我们心中)。我并没有觉得照这张相有何不妥当,我也很严肃。不过上面这位老人走过来和我说:不能在墓地照相。我在欧美生活过几年,也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习俗说墓地不让照相的。于是我在猜测,此人是谁?是家属?是看墓地的人?于是我问:先生,我没有见到墓地周围挂着不让照相的牌子,您在这里是负责什么的?他说:“GUIDE”(导游)。也怪我听力不好,听成了“GUARD”(守墓人)。但我想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在我们中国是允许在墓地照相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为他们已经死去,而是和我们在一起;况且,这里没有挂牌子说禁止照相。。。。。”

那位老人听了就没再说什么。但是他说,我给你解说解说吧。于是我们就听到了这块墓地中牺牲的战士的不同的故事(详细见“英国皇家空降兵的绝唱”)。
这位老人对我说,你想要了解详细情况,我卖给你一盘DVD回去自己看吧,说到这里我已明白了这位老人的真实身份原来就是守候在墓地的导游。这时候来了一群洋人老太太,也举起照相机照相,但并没见到这位老人上前干涉。于是我想,他找到我这位东方老太推销也是不太容易的事。事情发展到这里,白同学在另一边已经不太耐烦了,他在墓地的另一头大喊一声:过来吧。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不想让那位老人对我推销。

我在想,这位老人等了一下午守株待兔也不容易,还找出理由跟我搭话——他要不说不让我照相,我也不会和他说话的。他还给我解释了半天,不就是十个欧元吗?因此我就对他说:您放心,待会儿我们出去的时候,我买你的DVD。老头放心了,等我们出去的时候,老人果真在那里等候,我给了他十欧元,他打开车的后备箱,我看到里面有那么3-4盘录像带,他给了我一盘,上面还用打印机用英文印着有关这盘DVDde内容。
我走出来的时候,白同学跟我说,刚才他和你说话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人不对头,你卖东西就卖东西吧,没必要站在道义的高度把我们谴责一通,然后再卖东西,让我觉得吃颗苍蝇一样。说实话,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想他也不容易,一个下午来了几拨人,在他的同胞那里恐怕没销路。再说,要不是这个插曲,我也不会因为听他的介绍再重新去查资料,了解这段历史的。就算这段小插曲的收获吧。当然我也领教了荷兰人的精于算计——他们做任何事情是不会吃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