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好,你是不知道

标签:
杂谈 |
早有“欧洲中心论”。在早年欧洲人眼中,东亚乃蛮荒之地;现在欧洲人虽然不那么偏见,不过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中国有麦当劳吗?”的阶段,你说他们能进步吗?
去年年底,我带我的朋友玛利琳夫妇去杭州上海转了一圈,我带他们去龙井乡、去全球销量第一的杭州LV专卖店,然后我问他们:“你们觉得中国怎么样?”他们说:“太好了,我们德国人真的是孤陋寡闻,这里的茶园难道不比我们的葡萄园美丽吗?杭州是座省会城市,难道与杜塞多夫(我们北威州的首府)没有一拼吗?”他们回去后告诉那里的德国人:“中国远不是你们想象的中国,中国非常地发达、文明。”然后我又告诉他们:“这么说也不完全,我带你去的中国是中国最繁华富裕的省份和城市,下一次我要带你们去陕西、山西,我要让你们看一看一个绝然不同的落后贫穷的中国,这样你们对于‘中国问题’才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说好年底我带他们去山西陕西。为什么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现状?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是现实,而一些假象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能力。早就有西方国家政治家和学者说中国不属于发展中国家,要中国多多承担节能减排的义务。而中国国内的老百姓也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环境危机,北京市民因房价高买的起的也就剩下小汽车,孰不知大量小汽车造成北京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其后果已经让北京成为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城市。
回北京快一个月了,当然也天天享受北京好的一面。许多住在北京的人,没有意识到北京的好。下图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MAX MARA COAT 展。新任院长范迪安是一位有眼光的馆长,他把商业和纯艺术放在一个屋沿下展出,搞活经济才能让高雅的艺术维持下去。这一年,中国美术馆有很大的变化。
比方说这个周末一位做环保的小朋友打电话来说中国美术馆有一个画展,是陆YAN 少的。北方人恐怕对与这位画家并不熟悉,但我们南方人对他们这一辈的画家耳熟能详。他与唐云一样,属于上海画院的画家,最后担任浙江美术学院的教授和院长。
小时候离家不算太远的南山路是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所在地。每次去柳浪闻莺我阿姨家必定路过南山路,遇画展我一定看。记得那时最喜欢的两处地方就是一公园的杭州书画社和平湖秋月的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