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2007-07-06 04:09:05)
标签:

约瑟芬皇后

马尔麦松城堡

拿破仑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上图:约瑟芬故居外观)

1763年约瑟芬出生。1794年她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儿子欧仁十五岁,女儿奥堂斯十三岁。她的前夫在恐怖年代被送上断头台,她侥幸活了下来,并投身到“热月政变”后的花花世界中去——学会了上流社会温文尔雅的举动,认识了拿破仑波拿巴这个初出茅庐,与众不同的怪人。波拿巴对她一见钟情,狂热地向她表示爱慕之意。那一年他与她结了婚。(故居会客厅)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婚后波拿巴回到军队,开始了他传奇的生涯,直到二十五年后在圣赫勒拿岛了此一生。约瑟芬没随军前往,他从前方给她来信:“你给我带来了幸福,也给我带来了不幸;你是我的希望,也是我的生命!”约瑟芬对拿破仑动人心弦的信,总是寥寥数语便打发了。她整天访友会客,梳妆打扮。而他却沉浸在幸福之中,他觉得她的美貌举世无双,这位胜利者一心想的是回到他妻子的身边去。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1799年,她用巨款买下了马尔麦松城堡。这年岁暮拿破仑从埃及回到法国,沿途被人们视为救星,受到热烈欢迎。约瑟芬巧妙地把她在社会上建立的关系用来为丈夫效劳,直到拿破仑当政的极盛时期,他们俩在人民中得到广泛拥护。巴黎市民谈到她时,都称她为“拿破仑洁白无瑕的天使”。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约瑟芬花钱似流水。不仅在当皇后时这样,“雾月十八”前也这样。她的生活之豪华压倒任何荒涎不经的传说,她的儿子成了意大利总督,女儿成了荷兰王后,教皇专程从罗马赶来为她敷圣油,行加冕礼。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可是交上这样的运气,她付出了多大代价!首先,她终日被猜疑心苦苦折磨着,她觉得瞻念前途,不寒而栗。她已过了生育年龄,皇上难道不需要给他的臣民留下一个龙种,继承他的事业吗?
  1809年12月15日,可怕的一天来到了。约瑟芬必须在这一天宣布放弃皇后地位。她拿起事先拟好的草稿,开囗念道:经圣明的陛下同意,我在此宣布,鉴于我已失去生育能力,不能使陛下的事业后继有人,国祚安泰,我情愿表示我对陛下亘古未见的热爱和忠诚……”念到这里,她已泪如雨下。(台球室——招待拿破仑的部下)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皇上对这位头婚妻子作了尽善尽美的安排。他将爱丽舍宫赐给她居住并将马尔麦松城堡作为她夏天的游憩之所。给了她一笔每年有两百万收入的财产,并替她还清了高达两百万的全部债务。
  突然发生了重大转折——1814年巴黎被联军攻克,皇上被废黜了。由于约瑟芬也是拿破仑狂妄野心的牺牲品,复辟王朝和联军宽恕了她。出于敬重和好奇,俄国沙皇还特意去马尔梅松拜访了她。这之后,普鲁士、英国、俄国和德国的皇亲国戚纷至沓来,冷落多年的门庭,出现了一番热闹景象。这样,她总算在马尔麦松城堡平安无事地呆了下来。(故居收藏的豪华餐具)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她一如既往、毫不吝啬地招待着各方慕名而来的人士。她的沙龙又成了当时上层社会最热闹的场所。更有甚者,国王路易十八也表示要见她一面。(约瑟芬卧室)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但终未如愿。1814年五月的一天,她忽感喉间不适,四天后就离开人间。
  谁也没把她的死讯告诉拿破仑。他是从报纸上得悉,他青年时代曾经为之丧魂落魄的约瑟芬已经撒手尘寰了。1821年5月5日,拿坡仑去世。1840年法国将他的遗体运回安葬在巴黎荣军院。

 

后记:我们在巴黎逗留的最后一天去了约瑟芬皇后的故居。这所房子在拿坡仑担任第一执政官时成为巴黎最重要的沙龙。去该镇的火车还算方便,可到城堡的公共汽车就不太方便——每隔一小时才有一班。我们到达时正值正午,参观者廖无几人。工作人员正在吃午饭,他们决定不收我们门票,并让我们自行上楼参观,并无一人在边上监督。整个楼里好像就我们两位游客。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参观完毕后,在城堡花园中散步。花园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玫瑰花——那是约瑟芬皇后的最爱。据说在英法战争期间,因皇后酷爱玫瑰花种,经双方协议:达成暂时停火。以保证皇后心爱的玫瑰花种从英国运到法国境内。

 

马尔麦松城堡的故事

 

城堡里的树木非常高大,将厅院遮蔽的荫凉一片.....不仅回想当年第一执政官拿破仑和他心爱的妻子曾在这浓荫下漫步。回家时间终于来临了,出了小镇看到地方政府官员竞选广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法兰西人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共和制度,让民主、自由、博爱的口号延续到了今天。

我们因要在登机前赶往最后一个景点——圣丹尼斯教堂,匆匆离开这个恬静、友好的小镇。值得一树的是,小镇的咖啡馆和饭馆多以“皇后咖啡厅”、“皇家大饭店”、“帝国酒楼”命名,恍惚间有一种回到北京街头的亲切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