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青,又名金燕,我们这叫石燕,其实正名应该叫黄额丝雀,原产于非洲,现我国香港、广州等地散养繁育成功,但在北方单对饲养鲜有繁殖成功的例子。可我的两对小鸟先后各抚育成活两只鸟宝宝,也算是奇迹了,高兴之余,传上几张照片和朋友们分享。
早在3年前我就繁育成功过石燕,但那时用的是很大的玻璃鸟笼子,里边模拟成自然状态,放置了榆树和榕树,鸟巢架在树杈上,鸟儿可以比较自由地飞翔。后来由于诸多因素,不得已连笼带鸟全部送人了。今年春又陆续买了两对,用小笼居然也繁育成功了。
我为什么对此种鸟情有独钟呢?喜欢鸟自不必说,但更主要的是这种鸟不但羽色艳丽,而且还是天生的歌唱家,一年四季鸣唱,叫声委婉动听,腿和爪子也不会产生鳞片,远强过金丝雀。金丝雀身体比较弱,鸣唱“口”比较单一,且换羽期不鸣唱。还有个弊病就金丝雀在繁殖小鸟时,由于要喂熟鸡蛋,室内总会有比较难闻的味道。
喜欢养鸟的人,特别是既喜欢观赏羽毛、又喜欢听鸟鸣唱的人,黄额丝雀当是首选鸟。
我爱鸟,所以向来不养野生鸟。野生鸟的世界是美妙的大自然,笼养鸟的世界则是一只小小的笼,再拥有的就是我们的家——更大号的“笼子”。若它们能侥幸逃出小笼时,则可以在大笼中高兴地飞一飞,但如果不小心还会撞到玻璃上,晕头转向,不知所以。没机会逃出小笼呢,主人们也会提着或端着它们在大笼中走一走,偶尔也会走到树林中,将它们挂在树枝上,让它们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属于大自然,但时至今日人类仍乐此不疲地涌进城市,钻进鸽子窝、火柴盒、大笼子,原因恐怕是“鸽子窝就是安乐窝”呀,虚拟世界种花、种草、种菜、种树、养鱼、养狗的,也很有乐趣的。的确,我们已没有激情和闲情接近或享受大自然了,更没有能力和勇气重返或融入大自然了。不要笑话爱鸟人心狠,其实笼中鸟和人类都在“快乐”度日,正所谓适者生存而生生不息。

第一次下蛋竟下在食盒了,再放进鸟巢也没用了,就这样三只小鸟胎死蛋中了。

三个蛋出了两只鸟宝宝,一个是9月27号出壳,起名“60”,另一只28号出壳,起名“国庆”

准备哺育

张开的小嘴,嗷嗷待哺

尽职尽责的鸟爸鸟妈

羽毛未齐,60已迫不及待地离巢

国庆还在巢里呢

看看国庆也要离巢了

60和国庆羽毛渐丰,鸟妈妈又开始孵化60和国庆的弟弟妹妹了

继续创造生命的奇迹

今天是国庆满月,和60同时离开了父母,开始了独立生活,国庆在吃黄瓜

它们的羽毛颜色还很浅,几个月后就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漂亮了

10月29号,60和国庆的妈妈在孵卵,爸爸在站岗看护。

这是另外一对鸟爸鸟妈,国庆期间也产下三个蛋

10月14号两只鸟宝宝同时出壳,巧了,和我一天生日,所以一个叫“天秤座”
,另一个叫“中庸派”。

10月29号,天秤座和中庸派迫不及待离巢,大冷天的一点不恋温暖的窝,毕竟满打
满算才16天大呀,肚皮上还没长毛呢,并且该种幼鸟还特别犟,一旦离巢就不会再回
去,多冷都冻着。这两个小家伙能有今天实属不易,因为曾分别掉离妈妈温暖的巢,
被我们发现时身体已冰凉,但挺过来了,真是大难不死。

憧憬美好的未来呢,准备出去闯荡江湖了,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