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TC加热元件的可靠性

(2016-02-19 16:05:27)
标签:

ptc加热器

教育

文化

分类: PTC技术

PTC加热元件的可靠性

  朱小荣2016/02/19
东莞市天成热敏电阻有限公司

一.           PTC加热元件元件的特点。

  PTC是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PTC加热元件,是一类以钛酸钡(Ba TiO3)钛酸锶(SrTiO3),钛酸铅(PbTiO3)为基本组成的半导体陶瓷。这种陶瓷在较低温度时,是处于低电阻;但当温度在某一温度(称为居里温度Tc)以上时,其自身电阻急剧上升3~8个数量级(103~108倍),电阻体具有较大的正温度系数。

1.  R-T特性。

R-T特性即是PTC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PTC陶瓷体的电阻与其自身的温度有关。在温度低于Tmin时,电阻随温度的上升与下降,呈现负的温度系数。如R-T曲线中的A段。若温度在TminTmax之间陶瓷体的电阻随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大,呈现正的温度系数,如曲线中的B段,具有应用价值的也就是这一段。当温度高于Tmax后,陶瓷体的电阻又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http://s11/bmiddle/001mYZNyzy7x3v4xCc21a&690
     R maxR min之比值为PTC效应,通常希望PTC效应越大越好。与R min的两倍对应的温度被定义为材料的居里温度(或居里点)。R25指的是PTC 25℃的常温下的电阻值。

PTC效应随PTC材料的温度上升而下降。

2.  I—t特性。

 

http://s15/bmiddle/001mYZNyzy7x3v7VR940e&690

   3是流过PTC陶瓷体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当给 PTC陶瓷加上一个额定电压后,流经陶瓷体的电流将随时间延长而变化。在加上电压后的短时间(0.5~30秒)内,电流达到最大电流Imax(一般称为冲击电流,英文Inrush current),随后,电流逐渐下降,最后降至I而稳定下来。        

二、 PTC材料的生产工艺

所用的原料有BaCO3, SrCO3, Pb3O4, TiO2, Nb2O5, MnCO3 ,SiO2等粉体,经过配料、球磨、固相合成、二次球磨、成形、烧结、研磨、上电极层等,制成PTC发热陶瓷体。

三、PTC 陶瓷的内部结构及电极层。

1. PTC的内部结构。

PTC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PTC材料是一种多晶体陶瓷,由晶粒、气孔及晶界组成。晶粒的尺寸大概在2~10μm之间。晶界层是一层复杂的结构层,其电阻是晶粒的几倍到几十倍。

 http://s11/bmiddle/001mYZNyzy7x3v63UnM4a&690

2.电极的形成。                                                            

PTC元件的两个面,需要镀覆导电的电极层。电极层的制造方法有:化学镀镍,溅射、熔喷或印刷-烧渗及各种活性金属层,如铝、铝锌合金、锡锌合金、铜、黄铜、镍、镍铬合金、银锌合金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活性金属层表面再覆盖银层。

 http://s10/bmiddle/001mYZNyzy7x3vbnK9X79&690

 

二、           PTC的耐电压。

一般来说,PTC的耐电压是指PTC能承受的最高电压,超过这个电压,PTC就会击穿。PTC的耐电压,标识为VB。同一批PTC,耐电压有分散性。

1.   耐电压与PTC效应的关系。

PTC在施加电压时,自身发热,而且施加的电压越高,发热温度越高。当电压很高时,发热温度超过Tmax,这时PTC不在具有自控温特性,最终出现热击穿。

在同等常温电阻值的情况下,PTC效应越大,Rmax越大,在高电压下,PTC的发热功率越小, PTC不容易过热击穿。

但是一般测试R-T曲线以及PTC效应,是在非常低的电压测得,要测试较高电压下的R-T曲线则很难实现。因为PTC的电阻值具有电压效应,即在测试PTC的电阻值时,测试电压越高,测出的电阻越小。所以在低电压下测得的PTC效应,要比高低压下测得的小得多。在低电压下测得的PTC效应不能用来衡量PTC耐电压的高低,即PTC效应大的,不代表其耐电压高。

 

 http://s1/bmiddle/001mYZNyzy7x3vcu0uIa0&690
2.  耐电压与居里温度的关系。

从图2可知,PTC效应随PTC材料的温度上升而下降;PTC的耐电压也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要是PTC具有更高的耐电压,可适当降低PTC的居里温度。但是居里温度越低,PTC的稳定功率越小,在有需要大功率的场合下,需要更大的体积。还有一些场合是需要PTC能达到较高温度。所以要平衡好居里温度、耐压、功率、体积的关系。

1。不同居里温度的PTC加热片,熔喷铝电极层,最小电阻Rmin基本相同(300Ω左右),耐电压试验700V/3分钟后的电阻变化率。PTC发热片的居里温度越高,耐电压试验后的电阻下降越多。

PTC加热片Tc

100

170

200

230

255

290

700V耐压后电阻变化

-8%

-12%

-13%

-20%

-29%

击穿

耐受电压

800V以上

800V以上

800V以上

800V

750V

650V


   

 

3.  耐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PTC的电阻越大,R-T曲线上的Rmax越大,PTC能承受的电压越高,耐压越高。但是电阻越大,PTC的冲击电流越小,冲击功率越低,升温变慢,而且稳定功率可能变小。一般选择电阻是,考虑PTC的冲击功率为稳定功率的1.1~3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此外PTC的电阻值会随施加的高电压,以及施加电压的延长而变小。在高电压下电阻值下降比较多的PTC,耐电压会明显降低。

2Tc260℃PTC加热片的常温电阻与耐电压的关系。 

常温电阻

500Ω

1000Ω

2000Ω

4000Ω

耐受电压

550V

650V

780V

900V


3PTC加热片(Tc255℃)耐压测试的试验电压与耐压试验后的电阻变化。 

试验电压

360V

500V

600V

700V

750V

电阻变化

-17%

-20%

-24%

-29%

-38%

 

4.  耐压与厚度的关系。

PTC的厚度越厚,耐压越高。适当的增加厚度,可以提高PTC的耐压。一般厚度增加到2倍,耐电增加到1.6倍。但是增加厚度会使传热变差,稳定功率下降,对需要高功率的场合不利。

5.  耐压与晶粒结构的关系。

PTC的晶粒大小,对耐压的影响很大。晶粒尺寸在4~8μm之间,而且大小均匀,则PTC的耐电压比较好。如果晶粒尺寸过大,每个晶界上所承受的电压增加;晶粒不均匀,使内部晶界的电压分布不均匀。两者都会使耐电压明显下降。

6  耐压与电极材料的关系。

PTC表面电极涂层,也对耐压产生影响。PTC陶瓷体内部存在裂缝、气孔、缺口等缺陷,当施加电压时,电极材料会穿透到缺陷的内部,引起PTC的电阻值下降,或造成尖端放电。有些电极材料(镀镍、烧银等)的穿透性比较强,使PTC的耐电压下降。

7.   耐压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越高,PTC的散热越慢,PTC容易过热,甚至超过Tmax,引起击穿。相反,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PTC散热快,耐电压会提高。

8.   耐压与散热的关系。

散热加快,PTC在高电压下产生的热量容易被带走,PTC不容易升温,不容易超过Tmax。所以散热越快,PTC的耐压就越高。一般来说,PTC在有吹风,或者有浸水散热的情况下,耐电压明显提高。

4。不同散热方式,对PTC加热片耐电压的影响。 

散热方式

敞开在大气,弹簧夹紧

上下面增加粘接铝片

上下面粘接1mm纤维保温层

敞开在大气,弹簧夹紧,吹风

500V/3分钟后电阻变化率

-22%

-28%

-48%

-10%

耐电压

800V

850V

600V

900V

 

9.   耐压与环境气氛的关系。

在高温下(施加高电压引起的高温或高温烘烤),PTC表面的电极层,会渗入PTC陶瓷体内部,使PTC的电阻下降。在氧化气氛中,电阻下降比较小;而在还原气氛中,或在密闭环境中,电阻下降较多。所以在还原气氛,或者密闭环境中,与敞开的环境中对比,PTC的耐电压明显下降,有时耐电压可能会下降到一半以下。

10.   耐压与陶瓷体内部缺陷的关系。

PTC的内部存在裂缝、气孔、缺口、电阻分布不均、熔点、黄点等缺陷。在高温和电场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极材料在陶瓷体表面渗入,使电阻下降,耐压下降;陶瓷体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发热分布不均,造成开裂、分层;陶瓷体内部部分区域电场集中,造成这部分区域预先击穿。有时,由于工艺控制不当,元件边缘的PTC效应小于中部或电阻值小于中部,边缘部分的VB较低,会使边缘部分预先击穿。

二、           PTC的性能老化。

在使用过程中,PTC加热元件的电阻、冲击电流、加热功率、表面温度等性能都会随时间而变化,称为性能老化。老化性能对PTC的使用可靠性影响很大,大功率PTC加热器如果老化性能不良,功率下降明显,使用PTC就不能达到长寿命的效果,甚至不如传统的电热丝加热器。表面恒温加热用途的PTC元件,如果长期使用后,电阻明显增加,升温速度下降,恒温表面温度下降,甚至因为电阻太大而无法升温。

一般采用连续通电1000小时,测量通电前、后的电阻变化率,以及功率变化率。在PTC的电阻变化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功率变化不大;但是当PTC的电阻值变到比较大时,功率会明显下降。

PTC电阻值的通电时间变化规律,一般是开始通电后的短时间内,电阻值变小;约在通电10天以后电阻值变大,逐渐超过初始值。

居里温度Tc 200℃以下的PTC加热片,在裸露空气中连续通电1000小时的电阻变化绝对值,要求≤15%才是较优质;Tc 240~260℃PTC加热片,要求电阻变化≤30%。图7是天成生产的PTCTc 260℃发热片,通电老化1000hr的电阻变化数据曲线。 

 PTC电阻值老化的机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我这里提出一种老化机理,供同行讨论。开始通电的短时间内,电极材料渗入PTC陶瓷体内,渗入深度随PTC的温度升高而加深。渗入的电极材料,在时间比较短时,是以金属原子状态存在于陶瓷体内,所以是导电的,引起PTC的电阻值减小;当通电时间延长,渗入的电极材料转化为离子状态,而且逐渐氧化,导电性逐渐丧失,引起PTC的电阻值增加。

也有人把PTC陶瓷体通电的电阻变大归结于陶瓷体内部晶界的氧化。也有人认为电阻老化与铁电性衰减有关。但是这些解释不能说明,在短期通电期间的电阻值较小。 

1.       通电电压的影响。通电电压越高,PTC的发热温度也越高,短期通电后的电阻值下降较明显;变化越大。

2.  环境气氛的影响。在大气环境中氧气充足,通电时渗入陶瓷体表面层的金属层容易氧化,开始通电的短时间内的电阻值下降较小;长期通电后的电阻值明显变大。可在密闭环境中氧气不足,通电时渗入陶瓷体表面层的金属层不易氧化,开始通电的短时间内的电阻值明显下降;长期通电后的电阻值变化不大。

3.    电极材料的影响。不同的电极材料,渗入陶瓷体内时,对PTC的电阻值影响差别很大。铝离子渗入PTC陶瓷体中并氧化后,对PTC的电阻值影响较小,所以涂覆铝电极的PTC长期通电后电阻增加不多。但是有些材料(如镍、银)渗入PTC陶瓷体并氧化后,会明显增加PTC的电阻值,所以涂覆镍、银等电极的PTC长期通电后电阻增加明显。试验表明,PTC陶瓷体表面喷涂一层铝时,1000小时通电的电阻值变化率为+20%左右;而在喷涂铝表面再印刷一层银,电阻值变化率为+80%左右。

表面有电极层的PTC元件,在通电老化后,PTC的电阻值增加了。将电极层完全磨去,重新上新的电极层,电阻值与未磨去电极层的基本一样,比未通电老化的电阻值要大。所以说,通电老化后,是陶瓷体(特别是表面层)的电阻值增加了;而不是电极层的接触电阻的增加。

裸露在大气中的PTC加热元件,长期通电后,电极层受大气中氧气、水分等影响,表面可能会氧化、松脱,造成PTC元件的电阻值增加或完全不能通电。

8是同一批号天成生产的PTC陶瓷体,采用不同电极层的PTC发热片,通电老化的电阻变化曲线。 

http://s13/bmiddle/001mYZNyzy7x3vpf3LS1c&690

 

5。不同电极材料,通电1000hr的电阻变化率。 

电极材料

喷铝丝

喷铝浆+印银

印铝浆+印银

溅射镍++

喷不锈钢+印银

喷铜丝+印银

喷铝丝+印银

镀镍+印银

电阻变化

21%

21%

47%

53%

70%

78%

83%

90%

 

4.    居里温度的影响。PTC的居里温度越高,通电时PTC内部的温度越高,长期通电的电阻值增加越多。

   居里温度较低的PTC,在比居里温度高100℃以上的温度下长期烘烤(不通电),PTC的电阻值会明显增加;若烘烤温度与PTC的居里温度接近或更低,电阻值增加不明显。

6。不同居里温度的PTC加热片(喷铝电极层)做成绝缘型以及带电型的波纹空气加热器,通电1000hr并加吹风老化的电阻变化率对比。带电波纹加热器的PTC加热片,有部分裸露在空气中,比绝缘波纹加热器电阻变化更大。 

居里温度

绝缘波纹加热器,TC260

绝缘波纹加热器,Tc200

带电波纹加热器,Tc260

带电波纹加热器,Tc200

电阻变化

10%

2%

13%

7%

 

9是不同居里温度(Tc120℃,Tc200℃,Tc270℃,)的PTC加热片,电极层为喷铝电极, 安装在有开口的不锈钢管中烘烤不同温度,烘烤时间24小时,电阻值变化率随烘烤温度的变化关系数据曲线。

10Tc260℃的PTC加热片,在烘箱中的烘烤不同温度,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

11Tc80℃的PTC加热片,在烘箱中的烘烤不同温度,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

居里温度较低的PTC加热器,不宜放置在温度较高的位置,否则会引起电阻的大幅减少。

 http://s9/bmiddle/001mYZNyzy7x3vrFWeA38&690

http://s12/bmiddle/001mYZNyzy7x3vBqE55bb&690
5.  打耐压的影响。PTC未打耐压前,电阻值为R0;在打耐压后,电阻值为R1,电阻值一般要减小, R1R0 R1R0 = 0.5~0.9,施加电压越高,则比值越小;长期通电后,电阻值增加到R2。如果以R0为基准计算电阻值变化率为(R2- R 0/R0,以R1为基准计算电阻值变化率为(R2- R1/R1,两者的数值是不同的。根据我们的试验数据,一般是(R2- R1/R1>(R2- R 0/R0

12是同一批PTC发热片(喷铝电极),采用不同的耐压测试方法后,再通电1000hr的电阻变化数据曲线。测试电压越高,耐压后的电阻下降越多(450V耐压后电阻下降20%700V耐压后电阻下降35%)。后续通电的电阻回升,测试耐电压越高,电阻回升(上升)越多。 

6.  陶瓷体内部结构的影响。PTC陶瓷体表面和内部疏松多孔,电极材料渗入也就更容易,在大气环境中就更容易氧化,所以电阻老化率就更大。

    不同厂家生产的PTC陶瓷体,配方与工艺相差可能较大,通电老化后的电阻变化率相差很大。图13是国内三家PTC厂生产的PTC陶瓷体,居里温度均为260℃,试验时,采用同样的熔喷铝电极层工艺,敞开在大气中通电1000hr的电阻-时间变化数据曲线。有的厂家生产的PTC陶瓷体,通电1000hr后的电阻变化率达到320%。图中还有存放、不通电的发热片对比数据。在不通电存放1000hr后,电阻变化率只有-2%(通电老化的电阻变化率为25%),说明常温下存放对PTC发热片的影响很小。 

 

 7. 不同生产厂家PTC陶瓷体,通电1000hr电阻变化率 

PTC生产厂

东莞天成

国内XH

国内PK

东莞天成不通电

电阻变化

25%

321%

125%

-2%

  

7.  PTC组件结构的影响。将PTC陶瓷片安装到发热组件中,与未安装到发热组件比较,电阻老化率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在组件中,PTC与外界的空气交换较少,氧化比较慢,所以电阻值在通电短期内明显下降;而在长期通电后,电阻值增加会比较少,甚至比通电前的初始电阻值小。

    14是不锈钢加热管干烧通电,以及浸入水中通电,两种老化方法通电1000hr,电阻变化数据曲线。PTC发热片采用喷铝电极,天成生产的PTC,装入不锈钢管内,管口留有小孔。开始通电后,电阻逐渐下降,然后再上升(回升),但是知道1000hr,电阻仍然小于起始电阻。与图7和图8对比,图14的电阻始终小于起始电阻。所以PTC发热片安装在不同

 http://s4/bmiddle/001mYZNyzy7x3vJWacj83&690

8. 散热条件的影响。散热越快,则PTC在通电时的温度越低,短期通电的电阻下降越少;长期通电的电阻增加的老化率越小。

9.  PTC加热元件的冲击电流随通电时间的变化,与电阻值变化规律相反。即开始通电的短时间内,冲击电流变大,随后逐渐减小。

10.  PTC加热元件的稳定功率随通电时间的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发热组件结构变化,以及PTC加热元件变化。

PTC发热组件由散热结构外壳与PTC加热元件组成。由于散热结构外壳与PTC加热元件的接触,会随通电时间延长而松动,传热性能变差,稳定功率会逐渐下降。若是散热结构外壳的影响,可以通过重新安装,使结构紧密,恢复传热性能,PTC发热组件的稳定功率会恢复。

如果PTC加热元件的冲击电流在合理的范围内,通电初始的冲击电流比稳定电流大2倍以上,PTC加热元件通电老化引起的电阻值增加率在50%以下,稳定功率变化非常小。但是,若PTC加热元件的电阻值增加太大,冲击电流下降太多,则会使稳定功率下降。选用电阻值变化率比较小的PTC加热元件,可使稳定功率的老化率变小。

11.  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开始通电的1天内,PTC加热元件的表面温度是稍有提高的;但是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表面温度会稍微下降。一般来说,对于100~240V的交流电电源,老化性能优良的PTC元件,表面温度的老化基本不用考虑。仍而,对于低电压(3~6V)用途的PTC,若是冲击功率与稳定功率比较接近,冲击电流的一点点变化,就会使冲击功率下降,稳定功率下降,进而使表面温度下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