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PTC技术 |
高温PTC陶瓷发热体的寿命和可靠性
朱小荣2006/11-17
东莞市天成热敏电阻有限公司
居里温度高于120℃的PTC材料,称为高温PTC材料。一般来说,高温度PTC作为恒温发热和高功率发热元件的较为常见,由于高温PTC材料与低温材料相比,其组成和工艺均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前者要长期地在高温(居里温度附近)工作,因此存在着寿命和可靠性不如后者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1.
PTC材料是以BaTiO3为基的半导体陶瓷材料。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某一区域内随温度上升而急剧上升,电阻率突变上升的温度称为居里温度。BaTiO3居里温度为120℃。当用一部分Pb2+来置换Ba2+后,成为Ba(1-X)PbX TiO3材料,其居里温度随着Pb2+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目前已经实用化的PTC发热材料的最高温度为300℃。
从海旺模型得知,BaTiO3半导体陶瓷的PTC效应来源于材料介电常数的异常变化。Pb2+来置换Ba2+后,介电常数的异常变化减少,故PTC效应不如不含Pb的材料大。所谓PTC效应即材料电阻--温度曲线中最大电阻与最小电阻之比。含Pb高温PTC材料的PTC效应随居里温度TC的变化如图1所示。此外,随着含Pb量的提高,控制烧成时PbO气体的挥发是不容易的。烧成时PbO气体的挥发,使PTC材料的结构成分偏离,无法烧成结构均匀一致的陶瓷体。这些原因都会使高温PTC材料不如低温PTC材料寿命长、可靠性高。
2.PTC材料的老化。
PTC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上时,晶体结构为立方顺电相,没有铁电性,材料为高电阻。当温度低于居里温度时,晶体结构变为四方铁电相,具有铁电性。材料的铁电性抵消了部分晶界受主态,故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下为低电阻。但是,如果材料的铁电性下降,不能有效地抵消晶界主态,则电阻率会上升。PTC材料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材料内部应力的释放,空间电荷的重新分配等原因,铁电性会下降,电阻则上升。在居里温度附近,上述过程进行得比较快,故老化系数增加。如果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上及以下反复变动,晶体结构也会在立方相和四方相之间反复变化,上述作用会加剧,材料的老化作用加剧。
要减少PTC材料的老化,均匀一致的材料内部结构,小的内应力是必需的。这需要从各个工序入手,特别是烧成工序。原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合成反应要充分。另外,烧成时既要防止PbO的挥发,又要使材料具有较多好的PTC效应。烧结后期的降温过程太快对材料的老化性能的提高不利,是因为降温太快会使材料内部存在较多的内应力,应力的释放则影响材料的常温电阻。此外,内应力的存在也会使材料的可靠性下降。
3.
4.
给PTC元件加上电压后,元件内部有电流通过,由于种种原因,元件内部的各部分发热量不均匀,而致使各部分热膨胀不一致,元件在这种膨胀应力发热量不均匀,而致使各部分热膨胀不一致,元件在这种膨胀应力的作用下而开裂。材料内部晶粒电阻与晶界电阻不相等,再加结构的不均匀,或者内部分层及裂纹等都可能导致开裂。另外,由PbO在烧成过程中的挥发,或其他因素而引起材料内部电阻不均匀,也可能导致开裂。
元件表面所镀覆的电极,电阻要足够小,否则,也会因为电流的热效应而烧毁电极甚至使整个元件烧毁。此外,电极的边缘往往容易引起热损毁,需要在制造过程中加以注意。
5.
对于结构松、晶粒粗的PTC材料,气体的扩散过程容易进行,PTC效应在异常气氛中下降得快。因此,要求材料结构致密,晶粒较细。元件的边缘部分是接触异常气氛的前沿,是元件击穿的弱点。
6.
本文发表与1990年全国PTC技术讨论会。作者:朱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