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韅、靷、鞅、靽

(2012-01-04 13:00:17)
标签:

晋国

现代汉语

城濮之战

句子

华夏文明

杂谈

分类: 记录/散文

    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描写城濮之战前,晋军车马装备齐全,用了这样一个句子。

    按照杨伯峻注解,韅(音显),驾车之马腋下之革;靷(音引),当作靳,中间两马(古以四马驾车)当胸之革;鞅(音央),马颈之革;靽(音半),拴马足之绳,或是从马后所牵之带,经腹下系于胸前。郑天挺一言以蔽之,韅靷鞅靽,都是战马装备的各种皮件。

    这个句子缺少成分,韅、靷、鞅、靽,前面或者后面,少了一个词。或者这样,晋车七百乘,(饰以)韅、靷、鞅、靽;或者这样,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齐备)。但是为文简洁的作者,省略了或前或后之词,也许在他看来,“饰以”或者“齐备”不必出现;也许写到这里时,他为晋国这个中原诸侯,正要代替齐国成为华夏文明的拯救者而欣喜,看到他们君臣团结、士气高昂、车马齐备、粮草丰足,心中多么兴高采烈,他的目光,长久徘徊在韅、靷、鞅、靽,这些历历分明、有条不紊的皮件上,先从前到后,又从后到前,再从前到后,不知该从哪儿写起,舍不得一下子匆匆滑过,等他重重写下韅、靷、鞅、靽后,忘记还得填上一个词,他还以为前面已经有了呢。

    两千多年之下,读到这里,我们仍能感到,四个并列之词,充满作者怎样一片欢喜之情。

    这个句子如何妥当、平稳地译成现代汉语?沈玉成《左传译文》译成,晋国战车七百辆,装备齐全。不仅失去原有信息,也失去文采,还失去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的那种昂扬劲儿。不妨译成,晋国战车七百辆,装饰有韅、靷、鞅、靽各种皮件;或者,晋国战车七百辆,韅、靷、鞅、靽各种皮件装备齐全。信、雅、达,信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在这里,只有直译才能接近信这个标准。

    即使这样译,还是没能还原作者当时心态、当时语气。他太兴奋了,忘记了,或者是不屑于老实地写下一个完整句子。他像一个传送好消息的人一样,上气不接下气,忽略掉了枝叶。翻译永远有层隔阂,不仅在两种文字之间,也在同种文字的古今当中。最好办法,还是去读原文。

    我喜欢这个古老句子,它像曙光一样照亮了我。在我们锻炼已近百年的现代汉语中,也当出现如此句子。一种语言长存,要像永远流动的水一样,要有曲折,有停顿,有回旋,有上溯,有急行,有潜伏,有激扬。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就是一个出现潜伏的句子,它的某个成分,像水一样沉到地底下了。可是,水还是水,短暂潜伏,我们照样知道它从哪儿流来,它流向哪儿。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一种语言或许就在这突然变调之时,烟花一样绚丽多姿起来。

    2011/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桥
后一篇:吸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