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逍遥亦南
逍遥亦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03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翻译家文档(275B)茹香雪

(2017-12-21 14:13:16)
标签:

翻译家

历史

文化

分类: 翻译家文档

网上资料找不到,只知道曾经是刘湛秋的前妻

 孔夫子旧书网》

叶赛宁抒情诗选

作者:刘湛秋 茹香雪 译

出版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2-06-01

普里什文动物散文选 茹香雪签赠本!

作者:茹香雪译

出版人:

年代:1988-6

蓝色树皮鞋 茹香雪 签赠 一版一印

作者:[前苏联]普里什文/著,茹香雪/

出版人: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

小狐狸面包 、著者:(苏联)普里什文者:茹香雪 绘者:古兰,蔡菲

作者:著者:(苏联)普里什文 译者:茹

出版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01

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蓝色树皮鞋[11-14]

作者:[前苏联] 普里什文 著;茹香雪 译

出版人: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轻派诗人刘湛秋

2011-08-23 来源: 重庆晚报

  吕进

  诗人刘湛秋本来只是在诗歌圈子里出名。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他担任北京《诗刊》主编。在诗歌界,《诗刊》曾被称为国刊,担任主编就成了诗歌界的领头羊,千头万绪。当时有人嘲笑他:“连上厕所也在小跑步。”他编刊的点子也多。曾约我和东北的阿红评刊,每期发表我们两人对上一期刊物的评论,这一北一南的评论各有视角,各有风格,的确增加了刊物的看点。其实刘湛秋的诗人气质太重,不太适合当官。所以这主编也没有当多久,就下台了。苏联诗歌有“大声疾呼派”和“悄声细语派”之分,又译为“响派”和“轻派”。刘湛秋是学俄语出身的,他致力于建立中国的“轻派”,即打造内向的抒情的诗。他的诗集《无题抒情诗》获得全国文学奖(就是现在的鲁迅文学奖)。

  刘湛秋的名气超出了诗歌圈是在诗人顾城事件之后。顾城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妻子谢烨,而后自杀,舆论大哗。在他身后出版的他的小说《英儿》成了畅销书。书中谈及“英儿”(本名李英,在《诗刊》工作过)与刘湛秋的忘年恋情。于是媒体在炒作顾城的同时,把刘湛秋也顺手大大炒了一把。其实,据我所知,刘湛秋和英儿相爱的时候,并不知道英儿与顾城的关系。因为英儿,他糊里糊涂地和妻子茹香雪离了婚。

  一次到北京开会,刘湛秋闻讯打电话给我,要请我吃饭。他当时住在劲松小区,那是北京作家诗人聚居的地方。他的邻居是社科院文学所长刘再复和著名作家刘心武,所谓“劲松三刘”。我这人平生最不愿意的就是做客吃饭。到各地去搞讲座,我都会事先招呼:不吃饭,大家都习惯了我这坏习惯。但是,刘湛秋是拒绝不得的。这是一位十分看重友情的人,很容易受伤。他这么忙,还要请我,不得不去。在厨房里,他切着肉,一面切,一面唠叨:“切肉真烦人,做饭真讨厌。”站在一边的我忍无可忍,我说:“湛秋,可不是我来蹭饭的,是你请我来的哟!”他这才回过神来,哈哈大笑。

  1996年第16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日本举行。这是1969年在菲律宾举行首次大会以来,中国大陆诗人第一次多人出席,大会闭幕词也特别提到这一点。我和傅天琳从重庆前往,诗人牛汉从北京赴日。刘湛秋不知从哪里来的,到得很晚,其时晚宴已经结束。大概饿坏了吧,也不和我们联系,自己跑到宾馆餐厅去。不懂日语,阿拉伯字还是认识的吧,就找菜单上标价最低的菜品。先点400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30元)的,端上来的是一个精致的小碗,里面是绿绿的海藻汤。一口喝掉。又点500日元的,餐桌上出现的是一小截腊肠,只有钢笔帽那么长,盛在非常漂亮的盘子里。最后已经花了2500日元了,还是饥肠咕噜。日本餐本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餐具极其讲究,但“内容”不多,刘湛秋大概没有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经验。没有办法,只好向侍者做夸张的扒饭的手势,别人才恍然大悟,给他上了一小碗米饭,收费300日元。见到我们,半饥半饱的刘湛秋向我们悲情诉苦,把我们的肚皮都差点笑破了。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责任编辑:王晓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