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寺田寅彦(二)

(2010-05-28 21:32:09)
标签:

寺田寅彦

杂谈

分类: 寺田寅彦专辑

关于寺田寅彦(二)

 

寺田寅彦( 1878-1935 ),物理学家,随笔家,生于东京。笔名吉村冬彦、薮柑子等。东京大学教授。从事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的研究工作,师从夏目漱石,以《团栗》、《龙舌兰》等写生和小品文撩开了他新文风的面纱。主要随笔作品有《冬彦集》、《薮柑子集》、《万华镜》、《柿子的核》、《蒸发皿》、《触媒》、《橡树的果实》等。

对于寺田寅彦,本人顶礼膜拜,钦佩不已。自从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作品《蜂》(日语高级课程第二册第一课)以来,曾陆续翻译过他的作品《龙舌兰》、《病室的花》、《旅行日记——(明治四十二年)》,还有与《蜂》一样生动地描写自然界的昆虫的作品《土蜂制作团子的故事》、《乌瓜花与蛾》等,其他作品如《蓑蛾与蜘蛛》、《病院风景》、《病中记》、《日本人的自然观》、《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枯菊的影子》、《小猫》、《路边的草》、《藤的果实》、《自画像》、《亮的追忆》、《写生纪行》、《夏目石先生的追忆》、《夏目石的俳句和汉诗》等二十几篇文章尚在翻译。《导游》(又译作《向导》)是与我以前翻译的随笔不同,是议论型随笔,原文比本课课文还要长很多。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者严谨而富有逻辑的文风,还有其妙趣横生的比喻。对作者想要作更多了解,可以读一下我转载的《  》,还有如下一段从董炳月的文章《捕捉风的形状》中的摘录:

寺田寅彦是日本近代物理学家,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三十岁时即被授予理学博士学位,后任东京大学教授。寺田寅彦也是著名作家。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就读之后,有幸受到在那里当讲师的夏目漱石的文学启蒙。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寺田寅彦是以随笔著称,评论家小宫丰隆甚至说∶“作为日本文学形式的随笔,是在寺田寅彦出现之后才展示出最大的表现力。”《橡子》发表于明治三十八年(一九○五)四月的《子规》(《ホトトギス》),是寺田寅彦的随笔名篇,并且是日本近代随笔中的名篇。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岁末妻子夏子亡故,两年之后寺田写下了怀念亡妻的《橡子》,回忆从前与妻子在一起的生活:新年前后怀孕的妻子病了,吐血倒地。新年过后天气暖和起来,某日征得医生的同意带妻子去植物园,病弱的妻子高兴得不得了,精心梳洗打扮。等在外面的“我”催得急了,妻子居然孩子似地哭起来。在植物园里,看到穿海军服的男孩子带着小女孩往冰面上扔石子,妻对“我”说“你是想有个女儿吧”。在山坡上,妻子看到落在草地上的橡子,高兴地去捡,不停地捡,包了两手帕……文章结束于妻子去世两年多之后“我”带着六岁的儿子去植物园。“快乐地捡橡子的妻子今已不在。坟上的青苔绿了一遍又一遍。山坡上橡子落下的时候,白头翁的叫声中树叶在飘落。”从前妻捡橡子的地方,儿子快乐地捡着橡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