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日新闻社论:南京大屠杀70周年

(2007-12-18 20:28:49)
标签:

人文/历史

南京大屠杀

分类: 日本报刊杂志摘译
 

                      朝日新闻社论:南京大屠杀70周年

(2007年12月15日)

七十年前的12月,侵略中国的日本军直逼国民党政府首都这个大都市,南京由此陷落。日本军来回搜索中国士兵,在这过程中多数俘虏和一般市民被杀害。

南京事件,也有人称为“南京大屠杀。”记录其情况并加以展示,位于现址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经过两年的改装,向一般市民开放了

经过大幅扩展,展示的基地大约相当于原来的六倍,据说悬挂了3500多张照片。惨不忍睹的照片发出了呼唤声,将目光转了过去的人有之,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的人也有之。

今年是1937年日中陷入全面战争以来的第70周年,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在筹划,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电影也在制作和传播中,因此担心会再次燃起反日情感。

但是,中国当局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样的电影不公开放映,纪念馆的开馆仪式也没有党和政府的大人物出现。

新纪念馆的墙壁和其他地方写着所谓“30万”牺牲者的数目。这是在中国的战犯审判中确定的数目,也就是说是中国方面的公式化见解。但是,尽管有各种不同看法,还是会招来日中之间感情的对立。

日本的专家之间,有几万人或“十万到二十万”等说法。我也认为30万人似乎过多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大屠杀本身加以否定,甚至认为是谬论。新纪念馆悬挂的数字,似乎是对日本这样的议论表示愤怒。

事件已经经过了70年,我痛感日中互相之间的排斥隔阂却并未缩小,向着和解的步伐难以跨越。

杀戮的情况由现场的日本兵写的日记等残留于世。日本政府也承认“在南京入城后,对非战斗员的杀害和侵略行为的存在事实不容否定。”

对数字的探求应该由专家来进行。实际上中国学者之间也有议论说不应拘泥于一个数字,应寻求更加实证的研究。通过冷静的学术研究,我们是否可以期望该数字迟早将修改?

对于两国政治这样的大事,该事件不应成为日中之间的障碍,面对和解正在谋求解决方法。

在过去,曾有过这样的配合,村山,小泉首相在芦沟桥,桥本首相在旧满洲里的沈阳访问期间,以直视历史的姿态出现。桥本氏去南京访问甚至做过检讨,预先备过课,但是没有实现。正式承认中国方面的数字作为一种形式似乎还是悬念。希望中国政府理解这样的实情。

不能将此事这样放置下来。在福田首相的70周年节目中,应该可以提到追悼与和解的想法,这样的积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许可以穿越数字之墙壁,打开和解之大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