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印按:在网络上查阅材料时,偶然看到了这篇由中学生吴荻写作的《草根儿》的读后感,看到了吴荻父母写的“家长感言”。《草根儿》出版于2006年,虽然已经两次印刷,但也是我的一本“旧作”了。尽管如此,看到这篇中学生的读后感及其家长的感言,我还是很感动,也深受激励。城市的孩子能够通过这本小书,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有新的认识,这是令我特别高兴的。我不止一次对朋友们说,我写作的每一本书,不求影响无数人,只求影响一个孩子。如果真能影响一个孩子,这本书就算成功了,就算有价值了。《草根儿》是我的关注中国弱势儿童的“大地的孩子们”长篇小说系列的第一本,这个系列的第二本《快跑!妈妈牛》,已于2010年7月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8月14日我将到2010上海书展签售。《草根儿》是写农民工子女的,《快跑!妈妈牛》则是写贫困白血病儿童的。随后,我还将写出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但核心人物,依然是弱势儿童,期待能如愿完成这个系列的写作计划——关注10类中国弱势儿童,写作并出版相应的10本长篇小说。当然,这离不开每一位读者的支持。所以,感谢每一位读者的关注与批评,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爱的阳光,让弱势者有力,我愿与你们默默同行。
尊重民工,善待民工
——读《草根儿》有感
作者: 吴荻
发表于:2010-05-30
http://www.wszw.com/article/detail.jsp?articleId=627395

亲子共读书目:《草根儿》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学生姓名:吴荻 性别:女
区县:沿江开发区
学校及班级:扬子一中初一5班
学生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曹保印写的《草根儿》。曹保印并不是一个像鲁迅一般知名的作家,但是如果不是他写下了这个故事,我想我和蚂蚱将永远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蚂蚱只是一个来自乡下的孩子。憨厚的个性,淳朴的本质,使他对复杂的城市毫无防备,他原以为这是个令自己向往的世界。可是,灾难一次次无情降临在他的身上,母亲因城市人的无情而撒手人寰,这里所有的小学无一肯接受民工子弟,亲人身无分文,连容身之处都没有……现实的残酷,城市人的冰冷,将这个孩子打入绝望的谷底。
看完这本书,我沉思良久,我们身边不就有这样的人吗?不是还有许多孩子走着蚂蚱的路吗?而我们,不正是不尊重他们的城市人吗?扪心自问,我们比他们多了什么?是华丽的服饰,丰盛的三餐,亦或是满肚子名为“学问”的空话?相反,我们并没有胜过他们什么,反而少了一种真诚,每天只是之乎者也的曰着孔孟们的大道理,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我们不也只是会说吗?
在同一片蓝天下,凭什么民工就比我们低上一级?仰望蓝天,他们享受的是同我们一样灿烂的阳光,饮用的是同样清澈的水,脚下踏的是同样宽广的大地。难道他们一出生就注定要被城市人低视,还是生来就是一种陪衬品?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不是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开着名车,就有权利去低视那些淳朴的真心!
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城市的建造者,但也是城市繁荣的牺牲品。我们脚下走的柏油马路,是民工用汗水筑成的;我们住的高楼大厦,是民工冒着生命危险建造的;我们周围洁净的环境,是民工的睡眠换来的……民工为城市,为国家发展,为所有人顷其所有,但是为什么依然被歧视?想想我们每一个人,你是否遇到民工就会投去厌恶的目光?在你丢失某样物品时是否会怀疑身边的那个淳朴的人?是否在你知道你误解他是依旧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记得前几天我出门曾看到过一个民工,他低着头走在街上,迷茫的不知前进的方向,这时的我并没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而是对他避而远之,惟恐与他有任何接触。现在回想,这真是愚蠢至及,难道他与生具来骨子里就要被别人鄙视,还是因为外表的华丽不够?
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我们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有明亮的灯光,齐备的文具。而民工子弟只能坐在风雨飘摇的教室里,一面听讲,还要担心着房屋会随时倒塌。乡下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们也是祖国含苞欲放的花朵,为什么不让他们接受同等精心的培育呢?
城市的人们,不要让偏见蒙蔽了双眼,不要让世俗的传统掩盖民工的淳朴,不要一次次将他们推入深渊,接受民工,接受这些淳朴的心灵吧!
家长感言
还是在女儿十岁的时候,也就是在2006年。我到书店闲逛,在翻书的过程中,曹保印所著的《草根儿》吸引了我的眼球。随即,我便迅速浏览了序即简介,并决定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送给她。
我来自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他们的疾苦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书中描写的蚂蚱的遭遇,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周围,随时都在发生着——民工子女的入学难,民工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城里的尊重,一年的劳动报酬甚至抵不上城里人的一次推杯换盏。还有民工的医疗根本得不到保障,只要一生重病,他们只有一条路——回家等死……
令我欣慰的是,女儿读了这本书以后爱不释手,她从中读到了农村同龄人的苦痛,读到了他们这一代人在对待民工问题上应有的态度,读到了他们在现有条件下所承担的责任。同时,我也欣喜的看到政府部门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民工的民生问题,为他们的生存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当然,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城里人,我也希望民工在勤劳朴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个人的素养,共同维护好我们自己亲手建造的美好家园。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蚂蚱的故事将不会在我们的社会上重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