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看电影吧》告诉你:
用电影建筑爱的家园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0-06/01/content_343231.htm
2010年6月1日
A2叠14:副刊·书评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王雪瑛


《陪孩子看电影吧》曹保印
著东方出版社
看一部电影和阅读一本书比起来,显然看电影更轻松。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电影,可以在轻松休闲中,营造爱意浓浓的家庭气氛,使家永远都是那么温馨。
《新京报》首席编辑曹保印的新著《陪孩子看电影吧》,让读者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父亲,如何以一部部电影为孩子建筑起爱的精神家园。
《陪孩子看电影吧》一书,共分五个专辑,分别是《让孩子成为爱家的人》、《让孩子成为爱生命的人》、《让孩子成为爱朋友的人》、《让孩子成为爱追梦的人》、《让孩子成为爱青春的人》。在这些专辑中,结合儿童成长的一系列重要常识,曹保印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以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解读了《绿野仙踪》、《花木兰》、《导盲犬小Q》、《宝莲灯》、《夏洛的网》、《怪物史瑞克》、《白雪公主》、《功夫熊猫》、《放牛班的春天》、《玩具总动员》等20部世界经典儿童电影。
曹保印将《让孩子成为爱家的人》,放在全书的第一节。他这样解读家对儿童教育的重要价值:举目世界经典儿童电影和文学作品,无一不把热爱家作为核心价值观,以长期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的精神世界。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和作家们深知,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成年人,家都代表着质朴的温暖,纯粹的爱与幸福。一个没有家的人,是不完整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今天和明天,不能忽略的是要教育和引导孩子热爱家;与此同时,父母也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热爱家的表率。作为孩子降临人世后的第一任重要教师,在热爱家的教育上,没有任何人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为了让孩子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在“让孩子成为热爱生命的人”这一主题中,特别选择了《别惹蚂蚁》、《导盲犬小Q》、《宝莲灯》、《海底总动员》这4部经典儿童电影,重点解读生命教育、挫折教育。
在《让孩子成为爱朋友的人》这一主题下,他解读了《夏洛的网》、《101忠狗》、《怪物史瑞克》这四部电影。
《夏洛的网》从1973年搬上银幕后,就成为许多家庭共度周末的保留节目,电影表现了诚信、合作、友谊的主题。
在“让孩子成为爱青春的人”这一主题下,此书集中了3部和青春期有关的电影:《狗脸的岁月》,《千与千寻》,《放牛班的春天》。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特长,引导和教育孩子非常重要。
在解读《放牛班的春天》时,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孩子,坚信奇迹会发生。因为事实上,青春期本身是生命的奇迹。要解密青春期这个生命的奇迹,自然要靠奇迹本身。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总是十分玄妙,只要坚信奇迹会发生,奇迹就可能会发生!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针对“问题儿童”,克莱门特老师并没有特殊的教育秘诀,他只是遵循着教育常识,尽到了一个人性化的教师应尽的职责,对每一个孩子都不抛弃、不放弃,负责到底。于是,就像他坚信的那样,奇迹真的发生了——“问题儿童”成了“天才儿童”,曾让老师无比头疼的莫杭治,最终成了世界著名指挥家。
曹保印表示,所谓“问题儿童”,反映出来的都只是“教育儿童的问题”,而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寻找符合人性的答案,正是父母、教师需要努力去做的。
阅读此书,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电影中体会人类永恒的激情和梦想,并以此鼓励自己和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去创造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