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印重述经典童话之二:小红帽

标签:
经典童话重述小红帽乞讨儿童权利文学杂谈 |
小红帽·现实版
亲爱的孩子:
你好!今天,爸爸给你讲第2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红帽》。这个故事,也不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个,而是发生在“不久不久以前”的这一个。所以,这一个“小红帽”和“狼外婆”,不是那一个“小红帽”和“狼外婆”;救了“小红帽”的是一群“猎人”,而不是一个“猎人”。
不久不久以前的2008年1月18日,这一天,离中国的新年春节,也只剩半个月的时间了。在辽宁省一个名叫调兵山的小城市里,天气冷得吓人,真的是滴水成冰。你知道,气温一旦降到了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可这一天,调兵山市的室外气温是零下20多度,而且刮着凛冽的北风!在数九寒天的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室外气温最低时会接近零下30度。真是要多冷有多冷!
这一天,我们的小红帽出场了。她可真是一个小红帽!你瞧,3岁多的她,头上戴着一顶粉红色的小帽子,上身穿着一件红白花的小红棉袄,下身穿着一条蓝色碎花的小棉裤,脚上是一双白底的小红鞋子。可是,这顶绒线织成的小红帽,一点儿也不保暖,还那么小,连耳朵都盖不住!小红棉袄呢,看起来厚厚的,似乎很保暖,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要不然,我们的小红帽也不会在寒风中发抖!小棉裤更不用说了,它薄薄的,而且是空心的开裆裤,寒风大摇大摆地钻进钻出,小红帽的腿和小屁股,几乎完全暴露在了寒风中。那双小红鞋子就更不用提了,鞋垫是纸板做的,小红帽光脚穿着它。记住啦,是光脚呀!天这么冷,小红帽戴手套了吗?你肯定会这样问。噢,她没有戴。那么,她的手套哪里去了?还是她从来就没有过手套?在零下20多度的寒风中,小红帽一直光着手……
实际上,在这座城市里,这个非常漂亮、非常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已经出场很多天了,并且每一次都是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区,比如说大商场。她几乎是人见人爱,人见人心疼。大家见她总是戴着那顶粉红色的小帽子,所以也就叫她小红帽。很多看到她的人,总会给她一点儿钱,还有的人会送给她暖和和的帽子、棉袄、棉裤,对了,还有袜子和手套!被人爱、被人心疼,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在这些爱小红帽、心疼小红帽的人中,谁最爱她、最心疼她,怕她饿着、冻着,怕她被伤害、被欺骗?这个问题,我可回答不了。如果你听了故事后,知道谁最爱她、最心疼她,请你一定告诉我。反正,这个人不是她的祖母。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她的亲祖母被狼吞到了肚子里,现在和她在一起的,是戴了她亲祖母的帽子、穿了她亲祖母的衣服、哑着嗓子学她亲祖母说话的“狼外婆”?我不知道是不是。不过,很多人说,那个整天和小红帽在一起,靠小红帽乞讨到不少钱的老太婆,就是“狼外婆”,尽管这位老太婆并没有狼的长嘴吧、尖牙齿、大耳朵、红舌头、毛尾巴、利爪子,也不是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大家之所以这样说,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人们每天都会给小红帽一些钱,可是,好多天过去了,小红帽还是没有手套戴,没有袜子穿,没有能盖住耳朵的帽子,没有能挡住寒风的厚棉袄、厚棉裤;有一些人不但给了小红帽钱,还特意把保暖的新帽子、新袜子、新手套、新棉袄、新棉裤送给她,又是好多天过去了,可小红帽还是光着手,光着脚,戴着盖不住耳朵的小帽子,穿着薄棉袄和空心的开档薄棉裤。于是,大家就忍不住想:谁花了给小红帽的钱,又是谁穿了给她的衣服?
终于有一天——这一天,就是2008年1月18日,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在给小红帽衣物的时候,问老太婆:“你是小红帽的什么人?”这位妈妈姓索,凡是认识她的人,都亲切地叫她索妈妈。老太婆说:“我是她的奶奶,她是我的孙女。她的爷爷有病,爸爸妈妈又总吵架,我就带她出来要饭了。”索妈妈又问老太婆:“你每天能讨到那么多的钱,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给孩子买一些衣服,让孩子穿得暖和一点儿?”老太婆马上回答:“不行。讨来的钱不能给她买衣服,我要拿回家去给她的爷爷看病。”
老太婆的回答,让索妈妈起了疑心:给小红帽买衣服花不了多少钱,老太婆为什么不舍得?就算舍不得花钱买新衣服,好心人送给小红帽的衣服,又为什么也不让她穿?肯定是因为小红帽穿得越少,冻得越可怜,越可以得到人们的同情,老太婆讨到的钱也就越多。仅仅只是怀疑,当然不能断定这位老太婆真的就是“狼外婆”,于是,索妈妈决心跟她们一起回“家”,亲眼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到了晚上,索妈妈真的跟她们一起回家了,到了那儿,索妈妈发现,她们住的地方很脏也很破,而且和她们一起住的还有很多人,看样子,很像一个乞讨团伙。如果这真是一个乞讨团伙,那么,一直说自己是小红帽的亲祖母的老太婆,就一定是“狼外婆”!她将小红帽骗到了手之后,没有一下子把小红帽吞进肚子里去,而是牢牢地看守住小红帽,把可怜的小红帽变成了自己的乞讨工具。可是,索妈妈势单力薄,仅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显然对付不了“狼外婆”和她的那一帮坏同伙。怎么办呢?从“狼外婆”的“狼窝”里脱身之后,索妈妈马上打电话给110报警求助。对呀,要对付坏人,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够大,打110是最好的办法。可是这一次,调兵山市的110却说:“这样的事太多啦,我们管不过来,你找救助站吧!”索妈妈只好又给救助站打电话,可是,救助站的电话却一直没有人接!那就找新闻媒体吧,如果媒体报道了小红帽和“狼外婆”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小红帽也能得救。可是,索妈妈找的几家当地媒体的记者告诉她:“这样的事太多啦,没有新闻价值,我们不报道。”爸爸也是记者,所以,写到这儿,爸爸真为那些不愿意救小红帽的同行羞愧!如果小红帽和“狼外婆”的故事没有新闻价值,那么,天底下就没有有价值的新闻了!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的苦难不能打动记者,那么,天底下就再也没有什么故事能打动记者了。什么是新闻价值?一个身处“狼窝”中的孩子等待被拯救,就是最大的新闻价值。记者不应该有铁石心肠,而应该有侠骨柔肠。
警察不管,救助站没人,记者也不报道。索妈妈无奈地哭了。哭当然不是办法,泪水救不了小红帽。突然,索妈妈想起了一群名叫“宝贝回家”的志愿者,他们是一群爱心小精灵,志愿帮助由于种种原因回不了家的孩子们回家。于是,索妈妈打电话给他们,希望能得到这群爱心小精灵的帮助。爱心小精灵们马上行动起来了,他们分头给救助站、记者们打电话,向他们讲述小红帽和“狼外婆”的故事,可是,救助站的电话还是没人接,那些记者还是说这个故事没有新闻价值!第二天,索妈妈告诉爱心小精灵们,“狼外婆”还带着小红帽在户外乞讨,她给小红帽买的新帽子,竟然戴在了“狼外婆”的头上!这一天,爱心小精灵们终于打通了当地民政部门的电话,可是,他们说让找救助站,而救助站又说让找110,他们把可怜的小红帽像皮球一样踢过来,又踢过去!本来,110是真正的猎人,可是现在,面对可怜的小红帽,这个猎人居然当起了踢皮球的运动员。
在这群爱心小精灵中,有一个冰雪聪明、特别有人缘的网络小精灵,她名叫“八婆”,是一个小鸟依人般的女孩子。像所有关心小红帽的志愿者一样,“八婆”也四处打电话求援,其中的一个电话,打给了一位名叫巴兰的诗人。要从“狼外婆”那里救出小红帽,应该把电话打给猎人呀,“八婆”既然冰雪聪明,怎么会糊涂到找诗人救小红帽呢?别急别急,亲爱的孩子,你接着往下听。这位名叫巴兰的诗人,可不是一般的诗人,他是一所大学的教授,还是辽宁省的人大代表。巴兰是他写诗用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巴俊宇。什么是人大代表?噢,就是被人民选出来,替人民说话办事的人。当然,不是所有被人民选出来的人大代表都真的这样做,但是,至少在救助小红帽这件事上,诗人巴兰做到了替人民说话办事。
诗人巴兰在接到网络精灵“八婆”的求援电话后,马上变成了猎人巴俊宇,立刻投入到拯救小红帽的行动。在他的多方努力下,记者、警察、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很快行动起来了,采访的采访,调查的调查,有给小红帽买新衣服的,有给小红帽买好吃的东西的,小红帽和“狼外婆”还被接到了安全、舒适的住所。
亲爱的孩子,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想问:记者们不是说小红帽的故事没有新闻价值吗?警察们不是说这种事情太多,他们管不过来吗?救助站的人不是说,这种事情要找警察,不该找他们吗?为什么猎人巴俊宇一出场,新闻价值也有了,警察也管了,救助站的人也来了?怎么说呢,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巴俊宇作为一个省人大代表的影响力,还有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因为有一个网名叫“白云飘”的好心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严寒将吃掉孩子!关注东北疑似被拐儿童》的帖子,几天之内,被“狼外婆”当成乞讨工具的小红帽的命运,便受到了20多万人的关注,大家都在想办法解救小红帽。
反正不管怎么样,最后,可怜的小红帽得救了,索妈妈、巴猎人、爱心精灵们、网络精灵“八婆”、好心人白云飘,还有好多好多人,都终于把心中的石头放了下来。那么,“狼外婆”呢?她被猎人打死了吗?她的肚子里被填满石头了吗?当然没有。因为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狼外婆”真的是小红帽的亲祖母!她之所以要把小红帽当成乞讨工具,是因为她家里的确很穷。当然,穷并不是可以拿小红帽当乞讨工具的理由。人可以穷,但永远不能志短。只有志不短,才能慢慢地靠勤劳和聪明致富,过上好日子。再后来,小红帽和她的已经认识了错误,决心改过自新的祖母一起,被送回了山东老家,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从此过上了……是像所有的童话那样,小红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噢,这个呀,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祝福小红帽从此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你也和我、和所有曾经关心过她的人一起,共同祝福她吧!
好了,亲爱的孩子,这个现实版的《小红帽》故事讲完了。我知道,你肯定马上又会问:“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小红帽,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她真有一位可怕的狼外婆吗?”好吧,答案就在下面的《小红帽》里,你自己慢慢找吧!”
祝你
幸福快乐,一直到老!
永远爱你的爸爸
2009年4月15日零时30分至21时27分
(图片来源:新浪杂谈,网址:http://bbs.uc.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fid=246576&tbid=1680&bbsid=9&subid=0&isMain=0&id=1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