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教育理想:读曹保印著《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2009-12-22 00:05:17)
标签:

曹保印

中国

教育

底线

华德福

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

——读曹保印著《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岳蔚

 
    很喜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中那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真的道出了我这些年阅读大量教育理论后,在曹保印著的《直击中国教育底线》中,我找到了我的教育理想的感受。

    书中他向我介绍了一名叫卢安克的德国青年,用他的华德福教育理念,在中国广西一个偏僻的山村,所进行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华德福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与儿童的天性合作,通过教育的手段,为儿童创造一个可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使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尽情享受长寿、健康而富有创意的幸福生活。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华德福教育尤其重视蕴藏在儿童天性中的教育财富,它强调智力的发展必须融入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华德福教育学校中,学生正是因其天性兴趣与学科吻合,所以能在毫无考试压力的环境下,自发地对世界万物产生兴趣而主动学习,从而在毕业后具备特别广博和透彻的知识。

    读完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老夫子不是早就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用之才吗?回首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教育工厂的流水线,正在生产一架架考试机器。特别是中学,孩子们没时间看课外书,没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做不完的作业,甚至让功课好的孩子都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更何况学习吃力的孩子。自杀或沉溺于网络虚无世界无疑是他们觉得最好的逃避方式。而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让老师能与学生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真的很为这样的教育状况担忧。真的非常渴望看到我们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万物生长竞自由”的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