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贺州爆炸再敲留守儿童警钟

(2009-11-16 00:11:40)
标签:

广西

贺州

爆炸

留守儿童

死伤

世界儿童日

儿童权利

公约

杂谈

贺州爆炸再敲留守儿童警钟

 

长平

 转:贺州爆炸再敲留守儿童警钟

(11月12日拍摄的爆竹作坊爆炸现场)

 

广西贺州的一场爆炸,血肉模糊地,把留守儿童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也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儿童日抹上了一缕沉重的色彩。

11月12日发生的这起爆竹作坊爆炸案中,共13人伤亡者中,一人当场死亡,其余严重烧伤。尤其令人瞩目的是,13名伤亡儿童全部都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特殊的现象,人数5800万,超过世界上若干小国的人口总数,却又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却又没有条件带上他们一起生活,只能常年天各一方,骨肉分离。他们的童年由孤单、凄凉、盼望、等待、短暂的团聚与长久的别离组成,半夜蹬掉被子没有妈妈给盖上,白天受了委屈没有爸爸可倾诉,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别的亲人,在残缺的岁月中一天天成长。

他们不仅缺少父爱和母爱,往往还由于家庭的困难,缺少适当的关照和管教,过早地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贺州这起爆炸案中,13名儿童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去村民的简易作坊里打工挣钱。据当地官员介绍,全村百分之七十的青壮年都在广东等地打工,留在村里照看他们的老人,身体和精力都欠佳,对管教孩子上力不从心。随着一声巨响,他们稚嫩的身体,要么成为焦尸,要么在剧烈的疼痛中挣扎。他们用烧焦的面容,向社会发出了凄厉的控诉。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也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诞生日。中国作为这一公约的签署国,有履行条约的责任和义务。公约规定,“应让儿童在家庭环境里,在幸福、亲爱和谅解的气氛中成长”,缔约国应该努力改善每一个儿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生活环境。

根据相关调查,中国1.2亿农民工常年为城市工作,产生了超过5800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有这样一次机会。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根本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显然,这不是我们应该交给世界儿童日的一份及格的答卷。

乡村大量的留守儿童,是长期的城乡二元政策的一个恶果。由于户籍的门槛,收入的歧视,福利的拒斥,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在城市里每天进行十多个小时的艰苦劳动,仍然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养育,租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上不了一个正常的学校,这是一种社会不公正和不人道的现象。

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的留守儿童,虽然其中很多人在艰辛备尝中奋斗成才了,但是也有大量的孩子在孤单中变得孤僻、冷酷和扭曲,他们过早地辍学,过早地劳作,对人性充满失望,社会充满怨恨,对城市既向往又仇视,有的甚至造成人生和社会的悲剧。

每一个孩子都有权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有权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权拥有欢乐的童年,有权拒绝艰辛的劳动,有权远离危险的处境,有权获得平等的成长机会,有权获得人格尊严。他们不应该因为出生地被分出尊卑贵贱,不应该看着妈妈扔下自己去为城里的同龄人当保姆,不应该看着爸爸因为没有暂住证被城里东躲西藏——他们不应该是留守儿童。

那么,面对留守儿童现状,我们该怎么办?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城乡政府部门联起手来,为农民工子女进城随父母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最大便利;针对实在无法进城的留守儿童,地方政府部门与学校联起手来,建立“儿童活动之家”,从心理、生理、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悉心照顾。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家庭和儿童发展方面的统计和数据监测,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权威依据。

广西贺州的这场爆炸,再次敲响了留守儿童问题的警钟。在警钟声里,全社会实在很有必要联起手来,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温暖的“心灵之家”,使他们不仅拥有幸福的童年,更拥有幸福的未来。

 

(注:本文经修改后,刊发于11月16日《新京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