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蒙牛应对前后矛盾做出合理解释

(2009-02-21 15:45:08)
标签:

健康

生活

omp

蒙牛

矛盾

致癌

曹保印按:

    蒙牛OMP事件发生后,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蒙牛的公开声明与高层人员对媒体的说法,颇多前后矛盾之处。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也似乎在装聋作哑。为此,我约请一直关注此事的周筱赟写作了下面的文章,文章已经发表在2月21日的《新京报》上。由于版面所限,发表的文章有所删节。发表在这里的,是全文。对OMP事件,蒙牛其实应该更真诚一些,而不是如此地左躲右藏。这只会使自己陷得更深。期待蒙牛真诚面对自己的错误,惟其如此,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蒙牛应对前后矛盾做出合理解释

 

周筱赟(广州  编辑)

 

    昨日,蒙牛特仑苏牛奶疑含致癌物事件,又有新的进展。

    此前,蒙牛公司面对质疑,在2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特仑苏牛奶中添加的“造骨牛奶蛋白”(OMP),并不是致癌物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而是从新西兰进口的“牛奶碱性蛋白”(MBP),MBP的安全性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但是,据昨日《财经》杂志报道,FDA明确向记者否认曾经认证过牛奶碱性蛋白,事实是,FDA的确收到过牛奶碱性蛋白的告知材料,FDA的回复文书对结论没有表示质疑,但并不意味着对该产品的认证,并强调将这种食品原料归入“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并不是FDA的决定,并要求申报公司保证其安全性。

    蒙牛公司的解释前后不一、自相矛盾,这已非首次。2006年特仑苏牛奶上市后,蒙牛一直宣传OMP系蒙牛公司自主研发,拥有多项专利,但此次事件后,蒙牛承认OMP即MBP,是通过上海统园公司从新西兰TATUA公司进口,是日本和新西兰的乳品企业首先分离出来,在欧美等国已使用多年。对于这种明显的矛盾,发布会上蒙牛公司总裁杨文俊解释,“这涉及到专利方面”。本人未能理解,国外使用多年的蛋白,如何成了蒙牛“率先从牛乳中发现并开发”的专利呢?

    蒙牛公司并没有否认IGF-1的致癌作用,事发后的一系列解释,都是强调添加的OMP并非IGF-1。然而,网友和媒体均发现,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http://www.sipo.gov.cn/sipo2008/zljs/),用专利申请号“CN200610003551.9”,至今还能查到,蒙牛公司在2006年申报的一项专利“一种液态奶”,发明的摘要称“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蒙牛公司对此做了解释,称蒙牛公司申请了很多专利,是用于储存,并不一定马上使用。然而问题在于,我在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网站查到一篇标明来自“内蒙古产业化办公室”的文章,题为《科技催生发展动力  创新铸就辉煌业绩(蒙牛集团)》(http://www.nmcyh.gov.cn/news/about.asp?id=1234),这篇文章中明确说,特仑苏牛奶“已受专利的保护,专利名称为《一种液态奶》,申请号为200610003551.9”,并明确称“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满足人体对钙的吸收”。

    此外,以蒙牛公司技术总监母智深为主要作者,在《中国乳品工业》2008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造骨牛奶蛋白(OMP)主要成分功效学研究进展》,明确称IGF-1是OMP的主要成分,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曾在2月16日《新京报》发表文章,要求蒙牛公布OMP的氨基酸序列,以证明和IGF-1不是同一物质,蒙牛在发布会上称“IGF-1是有分子结构的,而OMP是一组蛋白,里面有过氧化镁,既然是一组蛋白质,不涉及到分子结构”。然而问题在于,在特仑苏的官方网站上,蒙牛邀请的专家梅方权说:“OMP是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功能的蛋白质……是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49的一种蛋白质。”该网页已被删除,但用Google的网页快照还能看到。

    以上的这些证据,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证明OMP本身或主要成分即致癌物IGF-1。而蒙牛公司的解释,颇多前后矛盾之处,让人无法信服。然而,奇怪的是,蒙牛指出,由内蒙古质监局出具的相关调查报告称特仑苏牛奶“未添加IGF-1”,这和上述论文、专利、文件都是完全矛盾的,莫非特仑苏牛奶中根本未添加其宣传对身体有益的OMP,只是作为一种概念的营销?

    希望蒙牛公司能够正面回应上述的矛盾,给公众一个真相,也希望此事能够成为彻底改善中国食品安全政策,让公众摆脱对食品的不安全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