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今天起,关心笑容和掌声

(2008-09-07 20:01:46)
标签:

残奥会

开幕式

残疾人

运动员

杂谈

曹保印按: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为残奥会写的,已经作为社论,在9月7日的《新京报》发表。我关注着残奥会,关注着每一个运动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敬重。与他们相比,作为“健全人”,我们其实还有更多不“健全”的地方。希望每一位阅读这篇文章的网友,都能够关注残奥,关注每一位残疾人——实际上,我更愿意称他们为“有特殊才能的人”。祝每一位残奥运动员,好运!为你们加油!

 

从今天起,关心笑容和掌声

    昨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烟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当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缓缓"走"进鸟巢,很多人坐着轮椅,还有人拄着拐杖……那一刻,无数人的眼里,饱含着泪水。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我们要说:我们的眼里之所以饱含着泪水,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爱得深沉。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观照着自己的心灵,观照着自己的精气神。

    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关心笑容和掌声。这笑容,是残疾人运动员的,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掌声,是送给残疾人运动员的,也是送给我们自己的。让笑容更灿烂,让掌声更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残奥会的举办,既是展示壮美生命的七彩路,也是共享和平的七彩路。

    1960年,意大利罗马,来自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第9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后来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追根溯源,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举办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在二战中因脊髓受损导致下肢瘫痪的士兵能尽快康复。

    这些曾经的战士,在战场上致残,当他们伤痕累累从战场归来,在第一届残奥会这个特殊战场上,以残疾之身,再为荣誉而战,却又是为了更好地享受和平阳光的温暖。毫无疑问,这本身,正是在描绘人类文明之路的艰难与曲折。奥林匹克运动会拒绝战争,在奥运会期间,休战是神圣的。残奥会则使这种神圣的休战,更具震撼力。须知,战争还远没有在我们的身边消失,永久和平之路依然漫长。

    当然,尽管战争酿造无数悲剧,导致无数人残疾--这其中有战士,也有无辜的平民,尤其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受害更深,但是,人的残疾,并非全部源于战争。而今,在很多时候,它还源于贫困、疾病和无妄的天灾--5·12汶川地震,夺走了多少人健全的身体?所以,我们关注残疾人的目光,不仅仅要投向战争,还要投向贫困、疾病、天灾。

    这样,从今天起,我们关心的笑容和掌声,就要既在赛场之内,又在赛场之外;既在残疾人运动员身上,又在每一个残疾人身上;既在每一个残疾人身上,又在所有为贫困、疾病、天灾所困的每一个人身上。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也同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10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的感动。与此同时,在残奥会圣火精神的照耀下,在10天之后的每一天里,为了我们共同的笑容,请让你和我的掌声永久不息!

                                     曹保印,2008年9月6日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