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震全国哀悼日同胞儿童家庭教育育儿天天教育录杂谈 |
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312
2008年5月19日:我看见,灵魂在舞蹈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10时,我 和太太一起,推着天天医院去做体检。我们都穿上了黑色或深色的服装,天天自然也不例外。为普通百姓设全国哀悼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自然理当更加认真。
然而,一路上,我却看到不少人依然穿着鲜艳的衣服,甚至还有人穿着红衣服。这些穿红衣服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我在想,难道他们没看到相关通告?或者,没看到已经降下的国旗?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除非他们耳聋眼盲。
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什么这样做?我想,原因应该是,正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做法,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在全国哀悼日里,自己应该怎么做。比如,该穿什么衣服,该如何克制感情等。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就怪不得他们。
医院很快到了。检查的项目并不多,所以,不到10分钟,除了血常规、微量元素的结果要等几天,其他结果都出来了。天天身高77厘米,体重11.5公斤,囟门已经长好——先后两个医生检查,都是标准值中的最高值。
心肺的听诊结果也很健康,但在手诊肚子时,医生说:“肋骨有点儿外翻。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她很胖,肚子大,所以把肋骨撑起来了。平时没事儿时,可以让孩子多做扩胸运动。”说完这些,她又补充道:“孩子的发型真逗!”
“肋骨外翻,有事儿吗?”太太急急地问。
“噢,没关系。”医生说,“就是长大了以后,穿衣服不好看。当然,如果孩子将来瘦了,也可能就不外翻了。胖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
只要健康,一切都好。当然,多做扩胸运动,也有益无害。所以,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对太太说:“按照医生说的,有空时,让天天做扩胸运动吧。”此时,天天坐在小推车里,怡然自得地东张西望,仿佛也不并在意这一点点小遗憾。
周一工作最紧张,因此,吃过午饭,我便提前一个小时到了报社。在MSN上,正好看到好朋友、《中国青年报》编辑张彦武的签名,是倡导大家在全国哀悼日里素装素颜,便当即约他写了一篇来信,内容就是提醒读者的着装。
14时28分,我郑重起立,为死难的同胞默哀。在此之前,见还有一些同事在忙着工作,我便高喊一声作为提醒:“请大家起立默哀!”瞬间,大厅里的同事们全都站了起来,低头默哀。窗外,汽车的笛声、防空警报声持续不断。
尽管,默哀只有3分钟,但这是不同寻常的3分钟。我知道,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恐怕海外华人也是如此,还有无数的人们,也通过默哀这种形式,悼念自己的同胞。中国,在这3分钟里,共同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默哀完毕,我坐在工作台前,心绪茫茫然,一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当然,片刻之后,我又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晚饭后,和编务助理及其他同事一起,到楼下的停车场里,为了20时30分的烛光悼念仪式做准备。
100支蜡烛,被默默地组成了心形和“5·12”字样,又被默默点燃了。夜风吹动烛火,一时间,我仿佛看到了灵魂的舞蹈,心里一酸,想落下泪来。20时30分,值夜班的同事们都来了,大家默默地点燃了手中的蜡烛,捧着。
这场烛光悼念仪式,由我来主持。说是主持,其实也就是说几句话,统一一下大家的行动。夜风吹动了更多的烛火,在静静的夜色下,我们的灵魂,与死难同胞的灵魂,完成了一种虽然简单但却神圣的交流,彼此心心相印。
下班回到家,已经是次日1时多,我问太太:“14时28分,你领着天天默哀了吗?”“默哀了。”太太说,“当时,咱们小区里,响起了防空警报。”我走进卧室,看着已经熟睡的天天,突然之间,心里涌起无限柔情爱意。
2008年5月22日2时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