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震儿童公益教育天天教育录育儿汶川赈灾家庭人性杂谈 |
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310
2008年5月17日:人性之美,美若云霞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的第6天,我开始写作这篇教育录时,却已是第7天了。眼看着,整整一周就要过去,那些依然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灾民,更加令人揪心。尽管我并没有身在现场,但那些图片与影像,却早已强烈震撼了心灵。
电视,整整一天都在开着,我和太太时刻关注着灾情。天天依然遵循着自己的生活规律,甜蜜地睡,开心地玩,随心所欲地闹人,而与此同时,有多少与她同龄,甚至比她还要小的灾区孩子,还身在废墟之下,在绝望中等待着希望。
看着幸福的天天,我对灾区孩子的命运,就更加强烈地关注。其实,不止是我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多朋友也与我同感。下午,身在加拿大的陶短房,在MSN上对我说,他看到一个被拯救的孩子,与自己的儿子形神皆似。
我打电话给助手,让他密切关注灾区儿童的命运,注意收集相关材料。而其实,又哪里需要刻意收集呢?随便打开网络,就可以见到一个个足以令人落泪的悲惨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几乎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光辉。
在这里,我需要记录下几个故事——
其一,“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张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他的妻子和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其二,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里,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救援医生龚晋掩面而泣。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
其三,德阳市东汽中学老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倒塌之际,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用这双曾传播过无数知识的手臂,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而他却永远告别了他深爱的学生,年仅50岁……
其四,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紧紧抱着一名小孩。结果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人间……
其五,在清理龙居小学废墟、抢救被埋师生过程中,救援人员见到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
其六,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日本救援队于5月17日早上7点20分发现两具遗体,一位28岁的少妇和她怀里两个月大的婴儿双双遇难。所有日本救援队员站成两排,默哀片刻后,遇难者遗体才被送走……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透过这些故事,我看到在巨大的灾难之中,人性之美,美若云霞!然而,人性之美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表达出来,却又是那么惊心动魄,那么欲哭无泪。这是一组张扬人性之美的群塑,却也是一组展示灾难之痛的墓碑!
当我阅读这些故事时,天天正站在门外,拍拍拍地敲着门,啊啊啊地喊着。我知道,小小的她渴望我温暖的怀抱。于是,尽管工作非常紧张,我还是马上走过去,轻轻打开门,把天天紧紧地抱在怀里,她也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
我感受着父女之间的亲情,享受着父女相拥的幸福。而越是如此,就越是痛心于上述悲剧的发生,越是感觉到自己为灾区贡献得太少。
所以,收到杨东平老师的“阜成门外大街1号四川大厦24小时接收捐助并将尽快运往灾区。灾区目前急需各种衣服鞋子雨具,请大家积极救助,尽量多地转发这条短信”的短信后,我马上请太太整理衣物,以便尽快捐赠。
然而,尽管整理了两大包,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捐赠。因为,汪永晨随后又发短信给我说,由于来不及消毒,四川大厦目前只接收新衣物。望着两大包衣物,虽然很是遗憾,但我还是安慰自己说,回头再抽时间买新的捐赠吧。
晚上,在报社值班时,突然听到北川县城上游的苦竹坝因山体滑坡,形成围堰湖泊,对下游地域形成严重威胁,北川万人紧急撤离的消息。于是,迅速离座位,跑到电视机前,而与我几乎同时起跑的,还有很多记者和编辑……
回到家里,已经是23时了。太太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央视的直播报道。等到我在写作这篇教育录时,她不止一次到书房里,真诚地对我说:“我多么想去灾区当志愿者呀!”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她的态度令我动容。
如今,中国有多少平安的家庭,在关注着灾区那些破碎的家庭,为之揪心,为之痛苦?我想,应该有很多很多吧!在这样的爱心氛围下,又会有多少身在非灾区的孩子,受到爱的感染与教育?我想,也应该有很多很多吧!
2008年5月18日1时58分写